咖哩的由来

发表:2007-12-30 04:0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关于印度咖哩的由来,有一个口耳相传的有趣故事,传说早期印度人对于该吃什么肉而感到困扰,因为他们认为猪肉肮脏不洁,同时也不敢食用宗教所敬仰的 牛,加上羊肉的膻腥味道令许多人闻之怯步,可让他们左右为难、伤透了脑筋。在一次机会下,印度人发现释迦牟尼在修行时所吃的一种酱汁,这酱汁是将数十种香 料放入锅内,仔细的熬煮而成,不仅美味,还能覆盖羊肉的膻味,众人纷纷各自回家熬制,而这神奇酱汁也逐渐流传开来,成为印度人的日常料理之一。

在 印度,不但每家每户的咖哩香料都是自行调配熬煮,所使用的香料比例也各不相同。当然,也没有所谓的咖哩粉,那这个"酱"又为何不叫咖哩呢?在印度话中,咖 哩指的其实是"将众多香料调煮在一起"的意思,因此若直接对印度人说想吃"咖哩",恐怕他们会先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绪,然后面带疑惑的拿了一碗酱给你!和 我们所认知的其实是天差地远!

用来制作咖哩的香料可达上百种,每家的咖哩食谱中,几乎都会用上40种以上的香料,甚至,他们还会调配属于自 己的"综合香料",而这往往是影响风味的关键。食谱中较常见的香料有八角、草果、绿豆蔻、肉豆蔻、姜黄、桂皮、小茴香、茴香子、丁香、黑胡椒、月桂叶和红 椒粉等,在印度当地,妇女们会上市场去购买熬煮咖哩的各式香料,然后按照自己的食谱比例,先将姜、蒜爆香,然后加入香料拌炒,接着加入如鸡肉或蔬菜等材 料,而后再加水闷煮。通常绿咖哩是加入菠菜,红咖哩是加入辣椒粉或番茄,而黄咖哩则是加入姜黄染色。

在往日统治印度的日子里,英国人将传统 的印度咖哩改成有固定配料与作法的欧风咖哩,并且量产制成了咖哩粉和咖哩块,只需加入蔬菜一同熬煮即可上桌,其辣度也降低至欧洲人所偏好的程度。而在台湾 最常见的日式咖哩,则是当年日本人的"再度改制品";为了符合日本人口味偏甜、以白饭为主食的习惯,因此咖哩粉或咖哩块加入了苹果泥、蜂蜜增甜,并混合面 粉增添黏稠度,使饭粒在充分被酱汁包裹之余不至于变的软烂。

咖哩的另一个大宗则是南洋咖哩,融合了当地的饮食特性,以鸡肉和海鲜为主要配 料,并放入椰浆、香茅、鱼露、月桂等,香气特殊而强烈,滋味虽辣但口感却相形较为滑顺。南洋最有名的咖哩之乡当属斯里兰卡,由于地处印度南方,自然也就受 到南印度料理风格的影响,因此看似汤汤水水的斯里兰卡咖哩,可是非常呛辣的喔!


【日式咖哩鸡】

材料:鸡肉一斤、红萝卜二条、马铃薯二颗、洋葱一颗、蒜头三颗、咖哩块一块、椰浆50cc(或牛奶)

作法:
一、洋葱切末、蒜头切末、红萝卜切小块、马铃薯切小块,鸡肉切适当大小

二、热锅,放油(略多),将洋葱炒至变金黄色变香,再放蒜头末一起爆香,然后起锅置于另锅内。

三、热锅、放油(略多),将切块的红萝卜、马铃薯下锅过油炒过。这个步骤是怕待会下去炖时,红萝卜和马铃薯很快就溶软、破碎。

四、热锅,放油(普通),大火快炒鸡肉,至稍微变色为止,即起锅。

五、将上述炒过材料放于一炖锅内,加水淹过所有食材再多一点,然后开大火,水滚后改小火,先炖20分钟。

六、再加入咖哩块,此时因为咖哩汤会黏锅,所以要不停搅拌约四十分钟,待红萝卜有烂就可以了。

七、最后放入椰浆搅拌一下熄火(椰浆可以让咖哩的味道变得稍微调和一点)。

待整锅咖哩锅凉了后,放入冰箱一夜。咖哩不是煮好时最好吃,而是要再放一夜,让所有的味道、食材调和一下,最能表现出咖哩料理的香、味。要吃时再加热一下,若太浓稠,可以加点水调一下。


【辣椒】
辣 椒也叫棒椒、番椒、辣子、辣茄,属茄科植物。辣椒的品种很多,以尖头小红辣椒(朝天椒)为最辣,也有甜而不辣的深绿色大柿子椒,又叫灯笼椒;辣椒原产于南 美洲的墨西哥,约在明末清初初传入中国。辣椒性味均属辛热,具有湿中散寒,开胃除湿之功效,适当地吃点辣椒有益于人体健康,辣椒可作为健胃剂,因为辣椒素 能刺激口腔中的唾液腺,增加唾液分泌,加快胃肠蠕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辣椒可作为营养剂,因为辣椒中含有大量维生素A、C及胡萝卜素,是营养丰富 的蔬菜之一,吃辣椒有祛湿除寒的作用,还可防治冻疮。

辣椒的辛辣味,是由于辣椒内含的辣椒素产生的。辣椒的火红的颜色,是辣椒内含的"辣椒红素"的缘故,此外,辣椒还富含蛋白质、脂防、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A以及钙、磷、铁等物质,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名列前茅。



来源:希望之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