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官將改革功勞全歸鄧小平 絕口不提趙紫陽


中國改革開放初期,趙紫陽擔任四川省委書記期間對四川省的農業改革做出過巨大貢獻。但是,最近在紀念鄧小平誕辰一百週年時,四川官員絕口不提趙紫陽,而是把一切功勞歸於鄧小平。四川是中國農業大省,因為農產量豐盛被盛譽為天府之國。但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所謂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四川嚴重缺糧,甚至還餓死人,當時靠東北運糧接濟四川人民才使勉強度日。

*趙紫陽在蜀大力改革*

曾擔任趙紫陽經濟幕僚的陳一諮教授對本臺說,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趙紫陽在四川擔任省委書記時對四川農業進行大力改革,才使四川農業生產恢復原狀。

他說:「趙紫陽是一個深入思考問題,通過實際出發解決問題的戰略家,很多人認為農村改革是鄧小平的功勞,但實際上是農民的功勞,因為農民活不下去,所以要包產到戶。在經濟改革的思想上,趙紫陽比鄧小平深刻太多,趙紫陽在粉碎四人幫來到四川後,看到農業學大寨和割資本主義尾巴把人民弄的苦不堪言。他考察各地後,看到到處種雙季稻,他提出三三得九不如二五得十,從實際出發制止了行政命令的大種雙季稻,允許農民在房前屋後種各種經濟作物,恢復了被破壞的家庭副業和自留地。同時,他也把文化大革命中鬥爭兩派被抓的十萬人,除了殺人越貨的人犯,其他全部釋放,這樣使得四川一下從政治緊張,經濟凋蔽的局面在兩年內發展上去。所以老百姓才說要吃糧找紫陽,要吃米找萬里。」

*當地官員不提紫陽功績*

陳一諮說,其實趙紫陽在四川推行經濟改革,特別是農業改革,早於鄧小平。可是,本臺記者這次到四川採訪鄧小平百歲冥誕時,只要提到經濟改革,官員們一致推崇鄧小平,無人再提趙紫陽。

記者在成都訪問四川省農業廳副廳長吳忠厚時特別提到趙紫陽對四川農業的貢獻。吳忠厚答覆說:「四川在自然災害最嚴重時期確實缺糧,我們四川農業發展的兩大因素是基礎設施的建設和農業科技的貢獻,解決農產的根本辦法就是家庭聯產承包,這是小平同志提出的,至於說那一任省委書記在四川時這麼樣,那也未必,根本上是大的政策和科技的因素。你所提到趙紫陽在四川當領導的期間,對種稻方式有所改變,這是科技人員多年摸索提出的,得到省級領導的許可,使得四川糧食生產恢復,趙紫陽接受了科技人員的分析,採取種稻的新路線,這方面趙紫陽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紫陽與小平改革風格不同*

趙紫楊和鄧小平對經濟改革都有貢獻,曾經擔任趙紫陽秘書的鮑彤對本臺說,他們二人的作法則大不相同。

他說:「鄧小平的改革是他想這麼改就這麼改,這就是兩個基本點,就是說,在政治上你要聽我的,經濟上我要這麼改就這麼改。趙紫陽要改就問大家,工廠想這麼改,農民和老百姓要這麼改就這麼改,這就是倆邊都要改。趙紫陽當總理時農民收入年年增加,但90年代後農村改革停止了,農民聲音上面聽不到,這是最重要的問題。」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長杜受鈷在成都接受本臺訪問時表示,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四川缺糧還餓死人,三分是天災,七分是人禍,人禍的形成是政策出了問題。

他說:「改革開放初期,趙紫陽在四川,萬里在安徽作領導,開始了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農村改革,開啟了整個中國改革開放的契機。這一方面是領導人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社會已經發展了這樣的階段,必須走這樣的道路,這正像鄧小平所講的,中國不改革死路一條,這是歷史的必然。所以不要過份誇大領導人的功績,如果趙紫陽不改,別人也會改,如果講思想還是鄧小平說的,恢復了黨的實事求事的思想,只有這樣的思想變化才能容許農村改革,正像鄧小平所說的只要讓農民吃飽飯就是好體制。」

雖然四川省官員和學者都覺得不要誇大某某領導人對四川農業改革的貢獻,他們所指的當然是趙紫陽,但是只要提到四川經濟改革的成就,他們把一切歸功於鄧小平。他們說,當年趙紫陽在四川所作的只不過是執行鄧小平的政策而已。


(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