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25年2月22日,第75屆柏林國際影展頒獎典禮上,中國導演霍猛執導的《生息之地》獲得最佳導演獎。(圖片來源:Sebastian Reuter/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2月23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姿綜合報導)第75屆柏林電影節於本周六(2月22日)舉行了頒獎典禮,中國導演霍猛執導的《生息之地》獲得最佳導演獎。
柏林電影節:中國導演霍猛獲最佳導演獎
當地時間2月22日晚約20點,據德國之聲報導,來自中國大陸的導演霍猛以《生息之地》獲得最佳導演獎。這部以鄉村題材為主的影片反映了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農村的變遷,以細膩的視角展現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家庭關係,由演員姚晨擔任監制。
霍猛發表獲獎感言時表示:“在這裡深深的感受到了對電影的尊重和創作的熱愛。”
《生息之地》是霍猛繼《過昭關》之後寄託鄉土情懷的又一力作,聚焦少年成長和鄉村變遷。影片融合了社會觀察與人文關懷,隱忍又濃烈的情感撼動人心,既有對傳統農耕文明的致敬,也包含了對現代化進程中人性堅守的思考。
今年一共有19部作品進入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本屆國際評審團共有7人,其中包括中國演員範冰冰。
與另外兩大國際電影節戛納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相比,柏林電影節被認為是最具有政治色彩的一個。今年的影展恰逢德國大選之時。電影節閉幕當天2月23日也是德國選舉日。
《生息之地》聚焦鄉村人文與變遷
當地時間2月13日,第7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正式開幕。鳳凰傳奇影業出品的電影《生息之地》已入圍主競賽單元,是本屆電影節最受矚目的華語作品之一,電影總製片人蔣浩、導演霍猛、監製姚晨等主創一同亮相開幕紅毯。
《生息之地》以1991年的中國北方鄉村霸王臺村為背景,通過一名少年的視角,細膩描繪了鄉村一年四季看似平靜的日常生活,以及背後悄然發生的社會變遷。
霍猛表示:《生息之地》是一部獻給我童年的影片,它不僅是對故鄉的溫情回望,更是對一代人精神家園的溫柔觸摸。
目前從觀眾的反饋來看,《生息之地》在國內外評價存在分歧。海外平臺如IMDb和Letterboxd的評分趨於中等。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