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昏迷的一年間,進入了一場未來世界的夢境。(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1921年,瑞士教師保羅·阿瑪迪斯·迪納赫(Paul Amadeus Dienach)因嗜睡症陷入昏迷,整整一年未曾醒來。沒有人知道,在這段時間裡,他的意識早已穿越時空,進入了未來世界的一個靈魂──這個人就是生活在公元3906年的物理學教授:安德烈亞斯·諾瑟姆(Andreas Northam)。
回到未來:穿越到3906年
在3906年的時間線,著名的物理學教授安德烈亞斯·諾瑟姆因一場意外事故瀕臨死亡(Near-death experience),雖然醫生救回了他的生命,卻無法解釋他異常的言行,他無法適應自己原本的生活,甚至對當代科技與社會運作一無所知。最終,醫學專家把他的異狀歸咎是精神創傷,並為他安排了各領域的學習課程,讓他重新學習過去兩千年的歷史。
當迪納赫的意識跨越時空,他見證了一個迥然不同的未來——一個經歷巨大變革後的社會。在這個世界裡,人類歷經戰火洗禮,最終迎來了一個全新的全球秩序。23世紀,人類爆發了一場毀滅性的全球衝突。西方列強與東方勢力爭奪主導權,戰火席捲歐亞大陸。這場戰爭不僅使用了傳統武器,更動用了化學戰與高科技武器,導致無數生命消逝,大地滿目瘡痍。戰後的歐洲成為焦土,倖存者在戰爭的陰影下苦苦掙扎。聽起來迪納赫的這段歷史記錄帶有明顯的歐洲中心視角,對交戰雙方的動機與背景語焉不詳。
2396年 全球法律與秩序國家
歷經浩劫,人類深刻反思後決定終結無休止的紛爭。在2396年,世界政府正式成立,標誌著舊時代的終結與「新紀元」的開啟。這不僅是一個政治變革,更是一場社會與文明的重塑。過去的時代,人們稱為“史前黑暗時代”,充滿經濟崩潰、政治動盪與人口失控。而新紀元則由科學家、工程師與人道主義者共同領導,透過全球選舉決定未來方向。各國政府與世界政府之間建立起微妙的權力平衡,確保了個別文化與地區的自主性,同時
維護全球的穩定與秩序
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一名領袖──約翰·特林(John Terring)挺身而出,他領導戰後的重建,還促成全球政府的誕生。因為他的遠見與果斷,帶領人們走向和平,確保各國在新秩序下的穩定與合作。由於約翰·特林的影響深遠,見證了人類從戰亂走向和諧共生的歷程,特林敦市還以他的名字命名。
3382年──未來世界的改變
在迪納赫的記錄中,還有一個名為玫瑰谷(Rose Valley)的聖地。玫瑰谷藏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高聳群山間的聖城,宛如來自夢境的烏托邦,環繞著繽紛的玫瑰花海,空氣中瀰漫著淡雅的芳香,在這裡,學者、哲學家與探索者齊聚一堂,致力於追求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僅限於科學與藝術,更涉及精神層面的超越。與玫瑰谷齊名的艾德森研究所(Edson Institute)則肩負著指導與支持的角色。這座機構不僅致力推動知識的傳播,也提醒人們在面對重重挑戰時,生命仍然是無價之寶,在艾德森的影響下,人們學會了珍惜每一次經歷。
時間來到3382年,人們接連獲得了一種新的靈性能力,這是一種能使個體直接獲取知識與洞見,進入更高層次的意識領域。這個現象被稱作「尼伯龍根現象」(Niberrung Phenomenon),這不僅是一種哲學或信仰,而是一場超越現實的精神覺醒運動,這場意識運動重塑每個人的價值觀,也改變了人類社會的文化核心。意識的提升讓人們不再只關注物質世界,而是開始探索內在智慧,重審生命的價值。整個社會的運作方式也因此發生巨變,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黃金時代。此時的政府已不再由單純的科學家或工程師領導,而是由藝術家與神秘學家等多領域的思想家組成。他們的目標不再是權力與競爭,而是帶領人類進入更高層次的文明。
人們的溝通方式這時也發生根本性的改變。語言不再侷限聲音或文字,而是一種基於三維內在視覺圖像的交流方式,透過精神投射就可以傳遞訊息。這使得交流變得更直觀,在未來的時代,貧富差距已不復存在,未來世界的私有財產已被拋棄,人類回歸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活方式──所有人都是素食者,不再傷害動物,也沒有任何形式的奴役或虐待行為。
迪納赫所見的未來社會不只是科技的進步,更是人類整體意識的提升。人們不會為了金錢與權力而活,而是追求真正的智慧、內在和平。或許,這就是人類文明的最終形態:一個沒有紛爭、沒有迫害的世界。
是夢境?預知?還是真實?
身處3096年的迪納赫,意識逐漸模糊,當他再次睜開雙眼時,熟悉而又陌生的1922年映入眼簾。是的,他回到了自己的身體,回到了瑞士的病床上。甦醒後的迪納赫沒有向任何人提及這場難以置信的旅程。他深知若將這段經歷公之於世,很可能會被視為荒誕不經的幻想。然而他沒辦法忽視腦海中那鮮明的記憶——關於未來世界的變革、玫瑰谷的智慧、精神意識的覺醒……這些畫面宛如昨日發生。
在晚年歲月裡,迪納赫選擇辭去教職,繼續從事希臘語研究,並將自己的經歷一一記錄在紙上。儘管他從未公開談論這段奇異旅程,但他深知未來的某一天,這些文字或許會被世人讀到,或許會有人試圖解讀其中的奧秘。
38歲時,他因肺結核去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將這部記錄託付給了他的學生——喬治·帕帕哈齊斯(George Papahatzis)。這部作品書名叫做《玫瑰谷》,在20世紀初,以德文低調發行,幾十年後才被翻譯成希臘語出版。至於這本書所敘述的內容究竟是場夢境,還是一場真實的靈魂穿越?等待著後人去解讀與探索。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