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巧合事件 無法用純屬偶然解釋(圖)



關注神秘事件,科學家研究「巧合學」。(網路圖片)

去年11月17日,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小組和谷歌分別宣布,他們開發出了能識別複雜照片的人工神經網。兩組人員直到最近才知道對方在做同樣的研究。科技網站「主板」(Motherboard)雜誌記者約旦·皮爾森(Jordan Pearson)發現後感嘆:「這真是個瘋狂的巧合。」而像這樣的‘巧合’,生活中比比皆是。近年來,‘巧合學’被科學家們作為新興領域進行探究。

夢境成真、想到某人,對方便出現,其中包含著非偶然的因素,和主體心理也有密切聯繫。

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和格雷(Elisha Gray)在1876年同時發明瞭電話;

1773和1774年,席勒(Carl Sheele)和普里斯特利(Joseph Priestly)分別發現了氧氣;

1915到1918年間,兩名美國婦女帕蒂森(Mary Pattison)和弗雷德里克(Christine Frederick)都在研究如何利用機械提升做家務的效率。

公元前500年前後,佛陀、蘇格拉底、老子……這些偉大的先知、哲學家和宗教領袖相繼出世。他們在相距遙遠的印度、希臘和中國這些地域為人類文明奠定了基礎。在中國文化中,有形的「機」與無形的「緣」從來都是不可分的概念。

心理學家塔納斯的好友、英國占星協會前主席查爾斯·哈維(Charles Harvey)在英國過世後,哈維在美國的親友在舊金山金門大橋附近的一個公園裡聚會,想為他舉行小型追悼會。他們本預備去某個地方,但發現已被佔用。塔納斯想起附近有個小禮拜堂,就建議大家前去。

到了那裡,哈維的弟妹剛講了幾句話就停了下來,她的眼睛瞪得很大,大家順著她的目光看去,發現教堂牆上的一塊金匾刻有逝者的名字:「紀念查爾斯·哈維(1845—1910)中尉。」

韓國一對失散數十年的孤兒姊妹,年幼時不約而同地被美國家庭收養,並在異地成長。兩人早前先後在佛羅里達州同所醫院同一層樓工作,並且奇蹟重逢。


韓國一對失散數十年的孤兒姊妹,年幼時不約而同地被美國家庭收養,並在異地成長。(網路圖片)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物理學家維克多·曼斯菲爾德(Victor Mansfield)則嘗試從量子力學的角度來研究同步巧合,他認為這種現象從心理學和哲學上給當代世界提出了一個重大問題。曼斯菲爾德說,自己和其他人生活中的巧合太多了,無法用「純屬偶然」來解釋,「對我這個在科學唯物主義文化中受訓的物理學家來說,實在是些令人困擾的體驗」。

弗吉尼亞大學,客座教授伯納德·貝特曼(Bernard Beitman)博士早年受教於耶魯醫學院和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系,他堪稱當代「巧合研究」的奠基人。他的專著《與巧合相連》(Connecting With Coincidence)將在明年出版,而他的網站Coincider.com則為人們提供了交流這類體驗、瞭解這一新興領域的平臺。

貝特曼對這類經驗進行了歸類。其中一類是與遠方的親人產生同步感應(simulpathity)。他說起有一次,自己忽然感覺窒息,隨後他瞭解到,在3000多公里之外,他病重彌留的父親當時正喘不上氣。他自己和身邊人經歷過的許多巧合,促使他開始了相關的探究。

貝特曼說:「巧合研究這一新興領域提出這樣的認識,思想和環境間有著更加緊密的聯繫,是目前精神病學和心理學未認識到的。……這種奇特的對應關係往往令人驚訝,因為它似乎不大可能發生。但‘巧合’不僅只是相似事件,這兩個事件的關聯也必須有意義,且這種意義十分個人化,與關係到的人有著微妙的心理聯繫。」



責任編輯:蘇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