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巧合事件 无法用纯属偶然解释(图)

发表:2015-11-04 09:5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关注神秘事件,科学家研究“巧合学”。(网络图片)

去年11月17日,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小组和谷歌分别宣布,他们开发出了能识别复杂照片的人工神经网。两组人员直到最近才知道对方在做同样的研究。科技网站“主板”(Motherboard)杂志记者约旦·皮尔森(Jordan Pearson)发现后感叹:“这真是个疯狂的巧合。”而像这样的‘巧合’,生活中比比皆是。近年来,‘巧合学’被科学家们作为新兴领域进行探究。

梦境成真、想到某人,对方便出现,其中包含着非偶然的因素,和主体心理也有密切联系。

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和格雷(Elisha Gray)在1876年同时发明了电话;

1773和1774年,席勒(Carl Sheele)和普里斯特利(Joseph Priestly)分别发现了氧气;

1915到1918年间,两名美国妇女帕蒂森(Mary Pattison)和弗雷德里克(Christine Frederick)都在研究如何利用机械提升做家务的效率。

公元前500年前后,佛陀、苏格拉底、老子……这些伟大的先知、哲学家和宗教领袖相继出世。他们在相距遥远的印度、希腊和中国这些地域为人类文明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文化中,有形的“机”与无形的“缘”从来都是不可分的概念。

心理学家塔纳斯的好友、英国占星协会前主席查尔斯·哈维(Charles Harvey)在英国过世后,哈维在美国的亲友在旧金山金门大桥附近的一个公园里聚会,想为他举行小型追悼会。他们本预备去某个地方,但发现已被占用。塔纳斯想起附近有个小礼拜堂,就建议大家前去。

到了那里,哈维的弟妹刚讲了几句话就停了下来,她的眼睛瞪得很大,大家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发现教堂墙上的一块金匾刻有逝者的名字:“纪念查尔斯·哈维(1845—1910)中尉。”

韩国一对失散数十年的孤儿姊妹,年幼时不约而同地被美国家庭收养,并在异地成长。两人早前先后在佛罗里达州同所医院同一层楼工作,并且奇迹重逢。


韩国一对失散数十年的孤儿姊妹,年幼时不约而同地被美国家庭收养,并在异地成长。(网络图片)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物理学家维克多·曼斯菲尔德(Victor Mansfield)则尝试从量子力学的角度来研究同步巧合,他认为这种现象从心理学和哲学上给当代世界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曼斯菲尔德说,自己和其他人生活中的巧合太多了,无法用“纯属偶然”来解释,“对我这个在科学唯物主义文化中受训的物理学家来说,实在是些令人困扰的体验”。

弗吉尼亚大学,客座教授伯纳德·贝特曼(Bernard Beitman)博士早年受教于耶鲁医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他堪称当代“巧合研究”的奠基人。他的专著《与巧合相连》(Connecting With Coincidence)将在明年出版,而他的网站Coincider.com则为人们提供了交流这类体验、了解这一新兴领域的平台。

贝特曼对这类经验进行了归类。其中一类是与远方的亲人产生同步感应(simulpathity)。他说起有一次,自己忽然感觉窒息,随后他了解到,在3000多公里之外,他病重弥留的父亲当时正喘不上气。他自己和身边人经历过的许多巧合,促使他开始了相关的探究。

贝特曼说:“巧合研究这一新兴领域提出这样的认识,思想和环境间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是目前精神病学和心理学未认识到的。……这种奇特的对应关系往往令人惊讶,因为它似乎不大可能发生。但‘巧合’不仅只是相似事件,这两个事件的关联也必须有意义,且这种意义十分个人化,与关系到的人有着微妙的心理联系。”



责任编辑:苏菲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