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日:一塊標牌豎立在英特爾總部前。(圖片來源: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2月17日訊】《華爾街日報》星期六(2月15日)援引知情人士表示,英特爾(Intel)競爭對手台積電(TSMC)和博通(Broadcom)都在各自考慮可能的交易,這些交易或將會把這家美國晶元製造業巨頭一分為二,博通主掌設計和行銷,台積電負責製造業務。
據報導,博通一直在密切關注英特爾的晶元設計和營銷業務,並已與其顧問討論了潛在的收購方案,但博通可能僅會在找到英特爾製造業務的合作夥伴後才會推進交易。
報導說,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則在研究取得英特爾部分或全部晶元廠控制權的可能性,可能通過投資者財團或其他結構的一部分來實現。
《華爾街日報》指出,博通和台積電並未一起合作,迄今為止的所有談判都處於初步階段,且基本上是非正式的。
報導說,英特爾過渡時期的執行董事長弗蘭克·耶裡(Frank Yeary)一直在主導與可能的收購者和美國川普(特朗普)政府官員的討論。耶裡向他身邊的人透露,他最關注的是為英特爾股東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
英特爾、博通、台積電和白宮均未立即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請求。
一位白宮官員星期五(2月14日)對路透社表示,川普政府可能不會支持將英特爾在美國的晶元工廠交由外國實體運營。彭博社此前報導,應川普的要求,台積電正考慮收購英特爾工廠的控股權。
該官員表示,川普政府支持外國公司在美國投資和建設,但「不太可能」支持外國公司運營英特爾的工廠。
彭博社報導援引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川普團隊在與台積電高管的近幾次會議中,提出了台積電和英特爾兩家公司進行交易的想法,而台積電也對此表示歡迎。
英特爾是美國前總統喬·拜登(Joe Biden)政府推動關鍵晶元製造回流、在美國境內生產半導體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美國商務部去年11月表示,即將敲定一項提供給英特爾的78.6億美元政府補貼。
英特爾是少數同時擁有晶元設計和半導體製造能力的晶元製造商,卻一直難以恢復其曾有過的榮景。該公司未能善用人工智慧(AI)熱潮的機遇,並投入了數十億美元試圖轉型為晶元代工製造商,但這一轉型尚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儘管交易尚未敲定,但若達成,或能為英特爾提供關鍵資金支持。
本週早些時候,研究公司貝爾德(Baird)發表了一份報告,稱英特爾的工廠可以分拆成一個新的實體,由英特爾和台積電共同擁有,台積電的工程師將幫助確保工廠運營的可行性。
報告認為:「英特爾將受益於顯著的現金流緩解,未來將專注於設計和平臺解決方案的發展,而一個可行的晶圓廠最終可以吸引關鍵的無晶圓廠公司,實現多元化發展,轉向一個在地可靠(geo-dependable)的製造模式。」
英特爾股價星期五收盤下跌2.2%,而台積電在美國上市的股票收盤上漲約1%。
台積電的公司市值約為英特爾的八倍。這家臺灣公司的客戶包括AI晶元領導者英偉達(Nvidia)和超威半導體(AMD)。超威是英特爾在個人計算機(PC)和伺服器市場的強勁競爭對手。
路透社此前報導,英特爾前首席執行官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去年下臺前曾對主要客戶設定了英特爾製造和AI能力的極高預期,但未能兌現,導致合同流失或被取消。
去年,英特爾股價下跌了約60%。基辛格主導的資本密集型製造擴張戰略使公司現金流緊張,最終導致其裁員約15%。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