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港歷史長年來爭議不休,更引發"笨港毀滅論"論戰,由於關係北港、新港的歷史地位,兩地文史人士不斷網羅相關史證,藉以佐證笨港正確的地理位置。
笨港合和會與文化界人士經過10多年蒐集考證、編撰,尤其在北港朝天宮前後的兩棟市場改建,出現大批笨港文物,甚至挖出一棟完整的笨港遺址,經國內與大陸考古學者考證後,著書"笨港出土文物",勾勒出古笨港原貌,讓人瞭解早年"一府二笨"的風情與繁榮。
合和會黃水水表示,笨港為早年臺灣的商港門戶,400年前笨港就躍上臺灣的歷史文獻,有"小臺灣"雅稱,長久以來笨港史因缺乏實際出土文物的佐證,造成學界對笨港史爭論不休,所幸北港地區陸續有文物出土,北港溪畔發現早年"崩溪下"遺址,使北港溪改道與笨港史關係更明確。
二級古蹟朝天宮目前動工整修,昨天在廟後"番仔樓"地下挖出大批瓷碗等器物,經進一步驗證,這批文物與85年間在廟旁兩座市場出土的文物,不論器物造型與花紋都雷同,文史人士葉成豐等人指出,朝天宮廟內首批文物出土,更印證早年笨港先民生活情況。
葉成豐等人說,朝天宮四周地底,到處是"寶",顯見笨港時代的榮景,過去爭議的"笨港毀滅論"從出土的文物,更可透析,笨港的所在,是在北港現址無誤。
来源:聯合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