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的藝術:最後的華縣皮影

作者:秦雯 發表:2007-07-19 06:5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在這種古老藝術的發源地,鮮活的表演已薪火不繼,漂亮的皮影工藝品卻成為生財之道

77歲的老藝人潘京樂從箱子底翻出發黃的老「皮娃娃」。那些皮影戲紅火的日子裡和他一起唱戲的同伴都已經不在人世,現在有人請他唱戲,還要從其他劇社臨時湊人。本報記者吳江攝

華縣皮影戲後繼無人已經成為事實,鄉村的少年偶爾鑽進戲棚也只是出於好奇看看熱鬧,沒一個是真正願意學戲的。

5個人的班子卻能製造出整個樂團的效果,這是華縣皮影的獨特之處。40歲的姜建合是班子裡的重要角色「前聲」,一人演唱生旦淨醜,同時還要打鼓彈琴,但他已是華縣最後的皮影戲傳人了。

振華社在本村上演了三出折子戲,來看戲的幾十人不是老觀眾就是小孩子。皮影戲鼎盛時期十里八鄉爭相觀看的場面再也不會有了。本報記者吳江攝

兩千多年前,漢武帝愛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終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門,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於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動,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塗上色彩,並在手腳處裝上木桿。入夜圍方帷,張燈燭,恭請皇帝端坐帳中觀看。

武帝看罷龍顏大悅,就此愛不釋手。

這個載入《漢書》的愛情故事,被認為是皮影戲最早的淵源。

幾許輝煌落寞,兩千年後的今天,在陝西華縣,中國皮影發源之地,很多20歲以下的年輕人不但沒看過皮影戲,甚至不知道皮影戲是什麼。

唱到天明

「外地的皮影戲,簽手常常需要幾個人,有的戲班子人數甚至超過十個。而我們華縣皮影,簽手和前聲都只有一個。這就像古語裡說的‘一口道盡千年事,雙手對舞百萬兵’。」2005年2月19日晚,華縣夏廟鎮姜田村,一場久違的皮影戲在村道中間上演。

下午5點,在夕陽的余輝中,戲班開始搭檯子。

皮影的舞臺簡單方便,用藝人的話說就是:「七長八短九塊樓板,五葉蘆席一卷,四條麻繩一挽,十二根線串,兩個方桌一個镢頭,啥都不管」。

半個小時不到,懸在空中的戲臺就搭建完畢。

所有的支撐就是兩個1.3米高的條凳,條凳上搭了6塊木板,條凳四個角上綁了胳膊粗細的木椽,頂搭草蓆,前面綁上幕布。

村民們開始零零散散跑來看熱鬧,藝人們卻回主人家吃飯了。這是一場「天明戲」,也就是說,藝人們要從天黑唱到天亮,在這中間,主人家一共要招待三頓飯,唱戲前吃一頓,唱完一本戲後主人家把飯菜送到後臺吃一頓,第二天早上結束後回到主人家再吃一頓飯。

「我們這裡近十年沒有唱過皮影戲了。」村民李老漢6點鐘就搬著凳子坐在了村道中,他70歲了。

7點鐘,天完全黑了,五名藝人從亮子(幕布)後面進入後臺。在這個5平方米左右的空間裡,5個人要各司其職,每人都要負責四五種樂器。

在華縣當地,皮影又叫「五人忙」。其中最重要的是「前聲」———生旦淨醜都由這位一人演唱,有時一唱就是八個小時,唱的同時還要打大鼓彈月琴,相當於一個樂隊的指揮。然後是「簽手」,負責操縱皮影表演:「坐槽」,也叫打後臺,坐在後臺的最後面,負責敲鑼、打碗碗、擊鐃、打梆子等5件樂器:「上檔」,主要負責拉二弦琴和吹嗩吶:「下檔」,主要負責拉板胡、長號和配合簽手。

「其實就是五個人,可是聽起來像是一個樂隊。」「坐槽」劉建平一臉自豪地介紹。李老漢也顯然不是外行:「外地的皮影戲,簽手常常需要幾個人,有的戲班子人數甚至超過十個。

而我們華縣皮影,簽手和前聲都只有一個。這就像古語裡說的‘一口道盡千年事,雙手對舞百萬兵’。」正月的關中農村,夜間溫度降至零下5度。村民們生起幾堆篝火,看著台上的表演。一個小時之後,一些年輕人和孩子開始散去。兩個小時過去,剩下的十幾名觀眾,已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

「唱到後半夜,台下面常常是一個人都沒有。不過既然主人家掏錢了,有沒有觀眾都是一個樣。」姜建合說。

作為今晚的重要角色「前聲」,姜有些自我解嘲地解釋,皮影戲所有的操作都在幕後,看不到觀眾,對藝人們來說,戲實際是給過紅白喜事的主人們長臉的。主人要的就是這個熱鬧、這種氣派。

有時候,主人會叫上兩個皮影戲班子,唱對臺戲。到後半夜,雖然沒有觀眾,兩個競爭對手互相卻叫板的歡騰。但這種情景,姜建合已很久沒有經歷了,那幾乎是20年前的記憶了。

孤寂的潘師

說著說著,老藝人落淚了,「不行了,這幫年輕人幹不成了,就是我能唱,也沒人能配合我了。」2005年2月18日,正月初十。劉家塬的皮影戲老藝人劉興文給臨村潘家塬的潘京樂打電話,說想熱鬧一下。潘京樂就興沖沖地扛著他的月琴走了一里多路趕到劉家塬。那天華縣鵝毛大雪,潘京樂到時全身都白了。

潘京樂今年77歲,是華縣皮影戲目前的領軍人物,也是最年長的仍有能力演出的老藝人。

方圓幾百裡,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他。過去很多人不知他的大名,但提到「禿子娃」,大家都知道。誰家想請皮影戲班子,都會點名找和潘老漢搭班唱戲的「禿子娃」戲班。

潘京樂14歲開始學戲,父親和叔叔都是唱前聲的。「我十三四歲拜師學藝,15歲就登臺演出。我師傅當時在華縣皮影戲唱得最好,他叫劉德娃。我五月二十五拜師,十一月就開始演戲,當時割草時瞎唱幾句,村裡的人都奇怪呢,說我唱得好。」潘京樂「五月紅」的稱號就是那時傳出的。據說,他的旦角苦戲最神,「把脖項扭成蒜薹」的拿做勁兒,引得觀眾後臺觀看,久不忘懷。

正月初十這天,在劉家塬村長劉中智家,潘京樂、劉興文、劉華、劉建平、劉進瑞五人坐在火爐旁,哪咿呀咿地唱了三個折子戲。這是流行於關中東部的碗碗腔,陰柔婉轉,勾人魂魄。劉進瑞專門把大學剛畢業正在家休假的兒子招來負責錄音。

這個23歲的大男孩滿臉的不情願。他說,自己根本聽不懂潘京樂唱的是什麼,也沒興趣知道。對他來說,皮影戲就像曾經流行的軍用書包,既不好看也不實用,不會再有人喜歡了。

「沒有簽手,只能這樣大家坐在屋裡熱鬧一下了。」村長劉中智說,年前,劉家塬添置了一些設備,組建了秧歌隊和鑼鼓隊。

也將村子裡能演皮影戲的人都組織起來了。但「前聲」雖然可以借用臨村的潘京樂,可找來找去,還是缺個簽手。

近幾年,潘京樂常常被別的皮影社借用。他雖曾是華縣四大皮影社之一光藝社的社長,可現在已是光桿司令。

「光藝社再也演不了戲了,因為就剩下潘京樂一人了。」華縣皮影研究協會會長姚現成說,「現在要聽潘京樂唱戲,就只能臨時湊班子了。」下午三點多鐘,藝人們盡興散去,潘京樂再次扛上他那已有100多年的粗糙月琴,返回潘家塬自己的家。

潘京樂的家還是20多年前的土房,老伴離開人世也已是20多年前的事了。在點燈卻仍昏暗的房間裡,一張大土炕足可睡5個人,那上面,一床薄薄的單人被褥孤零零地鋪在中間。

坐在兩面透風的過堂,潘京樂興沖沖地指著掛在過堂上的照片讓大家看,其中一張是他與《活著》劇組葛優等人的合影,這也是他在國內最榮光的一件事。

「那電影裡最早出場的是我。葛優他們從天津來錄我的音,回去後模仿的。」而照片中另一位教葛優操縱皮影的簽手已經離開人世。

然後,潘京樂又拿出自己收集的200多套劇本,全是手抄本。「現在我是華縣收劇本最多的人。

沒有人會多過我。」但說著說著,老藝人落淚了,「不行了,這幫年輕人幹不成了,就是我能唱,也沒人能配合我了。」「潘師是華縣皮影的活化石,他要一走,好多戲就永遠失傳了。」隨行的華縣文化館館長張更勝低著頭,慢悠悠地嘆出一口氣。

最後一個皮影戲傳人

「當時學的時候皮影戲很紅火,我本想只要把這個學好,一輩子生活,養活婆娘娃就不用愁了。誰料想我辛辛苦苦學了幾十年,到現在竟然沒人看養不了家了。」

剛過春節,姜建合還不習慣年齡又增加了一歲。他總是說「39了,噢,不對,過了年40了。」但不管怎麼說,姜建合都是華縣皮影戲最後的傳人,因為他是藝人中年齡最小的,而他組建的振華皮影社也是華縣最年輕的皮影戲社。

2003年8月,一場特大洪水,淹沒了姜建合住的村莊,連續半個月,他都只能從壩上看洪流中自家的尖尖屋頂。那場水災,讓本就不富裕的華縣農民損失慘重。那以後,姜建合演戲的次數更少了。除了農忙時節,姜建合就進城打點零工,或者跟隨建築隊幹些篩沙子之類的小工。

「靠演戲是維持不了生活的。我當時學的時候皮影戲很紅火,我本想只要把這個學好,一輩子生活,養活婆娘娃就不用愁了。誰料想我辛辛苦苦學了幾十年,到現在竟然沒人看養不了家了。」姜建合目前是渭南市的政協委員,市裡縣裡面都希望他在保護和傳承皮影戲方面多做些工作。

姜也著急:「這個皮影戲我在最下面,沒有人學,沒有傳人,以前的東西都失傳了,我上面一些老藝人給我傳了一些,還有一些傳不到,老藝人去世了社會上這個東西也就消亡了。我想到這兒,心裏就難受。可有心繼續把它再演下去,它養活不了我,養活不了孩子。」姜建合學戲的時候,父親姜尚文負責生產隊皮影社外聯工作,與很多有名的藝人相熟。13歲的姜建合在父親的介紹下,隨西安戲曲研究院退休回家的劉俊民學戲。劉俊民也是很小學戲,參加工作前就是很好的前聲了。

像所有拜師學藝的徒弟一樣,那時姜建合有戲跟著學戲,沒戲吃住在師傅家,一邊練習一邊幫師傅家幹活。一年後,他就登臺演出了。

當時,每個生產隊每年都要演兩晚上戲,一晚上15元。農戶家有紅白喜事,也幾乎全請皮影戲,每晚20元。雖然所有演出收入都要上繳生產隊,但記的工分還是遠遠高於下地幹活,

藝人們演出,村民們常常是傾巢迎接。

姜建合組建的振華皮影社,成員中除了「上檔」劉正娃64歲,其餘四人都是四十多歲。一年前,打「後臺」的劉建平在西安找了份固定工作,就很少回鄉了。振華社要演出,就又得借人了。

內冷外熱

外國人搞不明白的是,從場外聽起來完全是一個幾十人組成的大樂隊和大劇團,進到場內一看,只有五個人。每個人都操作四五件樂器,眼花繚亂卻又忙而不亂。

「華縣的這些皮影藝人,幾乎個個都出國演出過。法國、德國、日本、新加坡……皮影戲在國外的演出反倒是場場爆滿。」華縣文化館館長張更勝的描述了華縣皮影戲的現狀,內冷外熱。

1994年,德國籍皮影研究專家、年屆80歲的托梅老太太,以民間名義邀請華縣皮影戲藝人赴德國進行為期45天的全德巡迴演出。

出國前例行審查時,中國對外友好協會專門為西歐駐華代表們安排了一場華縣皮影戲演出。

沒想到第二天一大早,西歐駐華文化參贊白尚仁(中文名)先生就來到藝人們住宿的賓館,拉著藝人們的手,反覆地說,他看完演出後,一夜都沒睡著。一是碗碗腔的音樂一直在他腦邊迴盪,二是他怎麼也想不通,在中國竟會有這麼動聽美妙的戲曲音樂,而且竟然絕大多數中國人還不知道它的存在。

近十年來,華縣皮影戲藝人幾乎每年都有出國演出的機會。外國人不會端著板凳坐在露天看戲,皮影戲只能在劇院上演,坐在後排的觀眾看起來就有些吃力。但依然是場場爆滿。

外國人搞不明白的是,從場外聽起來完全是一個幾十人組成的大樂隊和大劇團,進到場內一看,只有五個人。每個人都操作四五件樂器,眼花繚亂卻又忙而不亂。而西方的皮影一場戲光簽手就得有兩三個。

五年前的德國行,簽手魏金全還收了個法國徒弟。50多歲的班任旅(音譯)是法國有名的皮影藝術大師,當華縣皮影戲在德國演出時,他也專程前往德國觀看。那是一場《后羿射日》的折子戲,魏金全靈活的指法讓班任旅驚嘆不已,演出結束後他找到魏金全拜師。此後,班任旅每年來一次中國,在魏金全家學習操縱皮影人。去年,他又帶來兩個同行,一起向魏金全討教。

但外國的觀眾救不了華縣皮影,回國後,皮影藝人面對的仍然是貧瘠的黃土高坡和習慣了電視和流行歌曲的大眾。

陝西省民間藝術劇院皮影設計、皮影研究者楊飛認為,華縣皮影之所以「牆內開花牆外紅」,是因為外國人喜歡中國最古老、最原汁原味的文化藝術,是一種獵奇心理。皮影要在國內生存、延續下去,必須要創新。

「皮存影亡」

當民間的皮影都被收購作為家居裝點的時候,就彷彿把皮影從民間這塊肥沃的土地中活生生拔了起來。 唱一場戲還不如做一個皮影人,這就像把拔出的皮影再使勁甩上幾甩,把牢牢籠著根系的保命泥土也甩得干乾淨淨。

也許,把皮影變成工藝品擺放在家裡,可以稱得上是華縣皮影的一次成功創新。畢竟這樣比唱戲帶來的經濟效益要大得多。

在華縣四個皮影彫刻大家中,薛宏權算得上是一路諸侯。見到薛宏權時,他剛從新加坡回來。這是薛宏權和他的皮影工藝品第一次走進新加坡。在當地為期18天的第十二屆「春城洋溢華夏情」活動中,沒見過皮影的新加坡學生成為薛宏權最大的買主。

現在,薛宏權已經擺脫農民身份,在華縣縣城裡買房買車,開了間皮影彫刻工作室,雇了近20人專門搞皮影彫刻。華縣文體局在介紹華縣皮影時,總是以走向衰老的潘京樂和發展產業化經營的薛宏權為代表,展示華縣皮影兩條不同的出路。

薛宏權出生於華縣柳枝鎮良堡村,14歲時輟學開始學習皮影彫刻。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沒什麼收入,業務就是給戲班子損壞的皮影修修補補。當時鎮上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那時在縣城附近隨便做個小生意都比這個強,朋友們說我沒出息。」偶然的一次旅遊改變了薛宏權的人生。1992年,薛宏權和妻子去臨潼旅遊,在兵馬俑門口看到有很多民間手工製作的工藝品在賣,薛宏權馬上有了製作皮影工藝品的念頭。

1993年,薛宏權在縣城租了間房,彫刻起了工藝皮影。現在,薛宏權說自己的產品主打高端市場,主要銷售對象是大型旅遊景點、星級飯店和外賓。一副工藝皮影裝上鏡框,一般售價都在三四百元左右,高的可達上千元。

而在薛宏權的示範效應下,柳枝鎮已成為華縣最大的工藝皮影彫刻基地。就在去年,華縣政府也提出了要將皮影製作產業化發展的方向。

可是很多皮影戲研究者和藝人們卻擔心起來。

陝西美圖文化傳播公司總經理惠煥章一直致力於皮影戲傳承,他依然堅持保存皮影戲的聲像資料要比彫刻皮影重要得多。

惠煥章說,民間的皮影都被收購作為家居裝點,就彷彿把皮影從民間肥沃的土地中活生生拔了起來,而民間的老影賣完了,新影也成了緊俏商品,於是多少皮影藝人成了皮影手藝人,唱一場戲還不如做一個皮影人,這就像把拔出的皮影再使勁甩上幾甩,把牢牢籠著根系的保命泥土也甩得干乾淨淨。

在惠煥章等人看來,以皮影為代表的很多民間藝術,正是在拯救的口號中脫離了它生生不息的民間社會,漸次蛻變了那原本光鮮奪目的富麗色彩,成為一張乾癟癟的「皮影」。

堅持到底

「存在」二字似乎難以凸現皮影眼下的艱難處境,而說它「消失」,又忽略了民間文化那種生生不息的特殊性,也許,只有用「正在消失」這個自相矛盾的說法,才可以概括華縣皮影目前的生存狀態。

「死馬是醫不活的,活馬遲早是要死的。」惠煥章常常用這句話來形容自己的工作。他辦了一個華縣皮影的網站,還自費把藝人們請到西安,將尚存的皮影戲錄成音像資料保存。

他並不隱瞞自己的商業目的,但他說,既然政府沒有做,民間不管出於什麼目的保護都是有意義的。

消失是一個瞬間動詞,世間萬物,要麼存在,要麼消失,很難說哪個時刻某個事物正在消失。然而,「存在」二字似乎難以凸現皮影眼下的艱難處境,而說它「消失」,又忽略了民間文化那種生生不息的特殊性,也許,只有用「正在消失」這個自相矛盾的說法,才可以概括華縣皮影目前的生存狀態。

「皮影戲的死亡是必然的,也許就是20來年的事情,但是我這一輩子肯定會堅持到底。」已由「簽手」轉為皮影彫刻藝人的魏金全說,他願意以他彫刻皮影的收入來養皮影戲,只要能將這個東西保留下來。


来源:新京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