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的北京故宮的雪景。(圖片來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北京故宮為明成祖朱棣於公元1406年下令全面建造,地點位於元朝大都皇宮南面。故宮在公元1420年正式落成,從1420年落成,到1911年清帝遜位、1924年遜帝遷出故宮的五百餘年,明、清兩代合共二十四位皇帝都曾經居住於此。
北京故宮深受人們的喜愛,每一樣物件都有一段歷史。如果想看看中國古代皇帝的生活,就應該去故宮看看。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的建築有四奇:
一奇:為什麼房屋9999間半?
據說玉皇大帝才可以享用1萬間整數,作為天子的皇帝,是不能與玉皇大帝並駕齊驅的。那麼這半間房子在哪呢?宮內有座秀麗的文淵閣。文淵閣裡,柱與柱之間的距離幾乎都在一丈以上,惟獨在盡端處有兩根柱子之間距離是5尺左右,這就是所謂的半間。
二奇:為什麼有四排實心房?
紫禁城裡實心房共有四排,如坤寧宮的配房,其中一間,從外表看上去是房子,實際裡邊全是石頭砌成的石頭墩子。這些房子的樑柱、椽子、斗拱等都是石頭的。木架不用木料而是用石頭彫刻,表面繪了彩畫,是建築家們設計的一道道防火牆。
三奇:為什麼欽安殿前有妖怪石刻?
御花園裡欽安殿前的頰桿石上,雕滿了海妖水怪。在這威嚴的宮內,為什麼有這樣低等生物的水族石雕呢?原來,相傳欽安殿曾住過一位真武大帝,嘉靖年間一次欽安殿失火,是真武大帝率領龜工蛇匠及時撲救,控制了大火,保住了欽安殿。
四奇:為什麼8平方米房子裡藏有三件稀世珍?
故宮中和殿匾額上的「允執厥中」四字,是由乾隆皇帝御筆所題寫的。(圖片來源:Shizhao/維基百科 CC BY-SA 2.5)
在只有8平方米的兩間房子裡,乾隆把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貼》、王旬的《伯遠帖》收藏在裡邊。三希,指三件稀世珍寶。三希堂雖小,在建築上採取了影響視覺的方法。整座房間,地面鋪滿白地藍花瓷磚,裡間迎面設置了一幅大壁畫,畫中景物與室內相似,畫裡畫外融為一體,格外顯得房子寬大。
王羲之書法「快雪時晴帖」、「二謝帖」。(圖片來源: 合成圖 維基百科)
北京故宮有兩大怪:
沒有煙囪
寒冷的冬天,古老的紫禁城裡帝妃是怎樣度過數九寒天的呢?原來,凡是暖閣宮宇的金磚底下,都建有地道和燒炭的大爐子。霜降來臨,立冬前後,爐子便燃起了熊熊炭火,熱氣很均勻而柔和地擴及到地面的每一個角落,三九嚴寒季節,整個屋子也是暖烘烘的。故宮的地爐道口一般都在房屋的北邊,平日用厚木板蓋住進口處。另有出氣口,但不是煙囪,目的是便於通風供氧。
沒有廁所
皇宮內是沒有廁所的,上上下下的人都使用便盆,並用燃盡的炭灰,來除污納便。清代皇宮裡有「淨房」,這是專門存放便器的地方。而便器就是眾皇室成員和宮女太監解手的工具。比如,大便時,要用裝滿炭灰的便盆,解完後,要用碳灰蓋住;小便時,直接倒進恭桶裡,用蓋蓋好就行了。
不過,上「淨房」是非常講究的,身份尊卑不同,所用的淨房配置不同,甚至,連名字都不同。
皇上、嬪妃使用的便器叫「官房」,配置高,用工巧妙
皇上和嬪妃們使用的「官房」,由專門的太監保管,需要時,則傳「官房」就可以了。
責任編輯:文麗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kzgd/ad/kzgmembership-20210704_728.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