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五代文學家孫光憲著《北夢瑣言.卷四》、學者王定保著《唐摭言.卷二》和宋代學者邵博著《邵氏聞見後錄》等書記載,在唐朝時,每逢大比之年,凡赴京參加進士考試的舉人,均由地方解送赴京應試,而當時荊州地區每年都解送舉人赴京應考,可接連四五十年沒有考中一人。於是人們便將荊州一帶稱為「天荒」,並把荊州解送的考生稱作「天荒解」。
「天荒」原指混沌未開的原始狀態,人們稱荊州一帶為「天荒」是諷刺那裡四五十年間竟沒有一個舉人考中進士。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這一年,荊州解送的應試考生中,有個以「為文奇詭岸傑,自成一家」著稱的文人劉蛻 (字復愚,後官至左拾遺)終於考中了進士,破了「天荒解」,於是人們將此事稱為「破天荒」。當時巍國公崔鉉鎮守荊南,特別嘉獎劉蛻「破天荒」錢七十萬貫,以建「狀元府第」。劉蛻對此謝而不受,並在《謝書》中道:「五十年來,自是人廢;一千里外,豈曰天荒!」對「天荒」之說提出異議與駁斥。郭賢摘自《黑龍江晨報》劉書龍/文郭賢;劉書龍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