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勿过度解读官媒刊胡耀邦纪念文章(组图)

发表:2013-04-15 21:4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4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在中共中央前总书记胡耀邦逝世24周年之际,上海市委机关报和其他媒体刊登了周瑞金的纪念文章,赞扬胡耀邦的正直无私以及在中国改革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90年代初,周瑞金曾经以"皇甫平"的笔名主持撰写呼吁推进改革的重要评论,产生重大影响。

对胡耀邦的纪念文章引起人们对当局改革意向的猜测。不过英国诺丁汉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张炜认为,对周瑞金的文章不能做过多解读,这些纪念文章不过表明人们希望改革更快的愿望。他说,周瑞金现在是个退休的老人,他撰文背后已经不像上世纪90年代初期背后有政治集团势力。

在90年代初,化名皇甫平写文章的周瑞金背后有政治集团势力,他背后有朱镕基和江泽民,他们尊照邓小平的指示为改革造势。现在周瑞金背后没有集团势力,也不会是按照哪个人指示写文章。


胡耀邦主张开明的仁政,在经济上主张在计划经济和公有制的基础上进行改革。

“改革总工程师”

周瑞金同时还在香港媒体上发表文章称胡耀邦是中国改革的“总工程师” 。此前邓小平一直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赵紫阳作为改革开放的主要执行者,被誉为“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美国哈佛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麦克法夸尔也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实际上是赵紫阳。

纪念胡耀邦的文章也引发要求重新评价胡耀邦和赵紫阳的网络评论,甚至要求重新评价六四事件。但也有评论说,要借此机会对改革进行反思,即不能按照市场经济教条一味蛮干,要回到邓小平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初衷。

针对于胡耀邦和赵紫阳的评论,张炜说,中央早就放开对胡耀邦的评价,对胡耀邦和赵紫阳区别对待。在90年代就有纪念胡耀邦的座谈会。当然在对胡耀邦的评价上,当局仍然有控制,要求统一口径。

张炜说,这次纪念胡耀邦的文章也没有突破上述限制,比如上世纪80年代胡耀邦同老干部在反腐败问题上的分歧,以及取消邓小平提出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和其他一些敏感问题一直被回避。张炜认为,这表明中国在改革开放问题上没有实质性突破。


1989年胡耀邦逝世后引发的悼念活动成为“六四”抗议的导火线

胡、赵的区别

周瑞金文章说,胡耀邦主持中央工作期间是中共最民主、政治生活最正常、最活跃的时期之一。虽然胡耀邦和赵紫阳主政期间被称为中共历史上最开明的“胡赵体制”,但胡、赵两人在政治、经济改革方面的理念并不完全一致。

有评论说,胡耀邦主张开明的仁政,即通过发扬和继承中共内部原有的优良传统,改造党的作风来造福于民,在经济上主张在计划经济和公有制的基础上进行改革。而赵紫阳则主张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所谓现代政治文明,即类似西方的宪政民主、三权分立。在经济方针上他主张改革计划经济,变公有为私有,走资本主义市场j经济道路。

张炜认为,这就是中央区别对待胡耀邦和赵紫阳背后的原因。他认为胡耀邦是个提倡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在政治原则上背叛马克思主义。胡耀邦尊重人道,反对马克思主义中无情打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铁腕。

张炜指出,赵紫阳则走得更远,特别是在六四事件期间,他反对用军队镇压群众,这显然背离了中共的传统,违背了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则。张炜说,赵紫阳后来经过反思已经变成了民主主义斗士。

但张炜表示,无论如何,胡、赵俩人的道德品质值得尊敬,他们在所处的时代发挥了进步的历史作用。



来源:BBC中文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