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离别”的为啥都是百姓?

作者:汪华斌 发表:2013-02-18 00:5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昨天下午有位老乡在武汉转车,所以邀请我去聚聚;看着他独自一人去南方打工,我却想起他家中的老人与小孩;按照我们农村的规矩,过年不过十五不算完。然而为了老板的召唤,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远去的路。他说过了元宵后他妻子再去,目的就是要妻子多陪陪孩子;因为这一去就是一年,中途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是不会回来的。我就问他这两口子在外一年,能对家中的老小放心吗?我见到他的眼泪都要出来了,他说还不是因为没有别的本事;所以在当地也赚不到钱,因而才背井离乡。他问我‘为何背井离乡的总是百姓,而官员却没有品尝这滋味的呢’?

我回来后上网,发现“中国式离别”在网络上很火;原来是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名为《又要离别》的微博称,‘父母的衰老和孤独,让远行的脚步无法义无反顾’。“返乡—离乡”模式构成了中国式大迁徙,其背后蕴含着“中国式孝心”的拼搏与无奈。这条微博发出后,引起了大量网友的共鸣;那些即将离家或已经离家的网友,深深地被这条伤感的微博打动。然而没有人反问,这地方政府既无法实现就近就业;为何又不能使外出打工者无后顾之忧呢?因为是什么使‘父母的衰老和孤独,让远行的脚步无法义无反顾’,还是当地没有为这些打工者解决后顾之忧的问题呀。

我们发现中国人每年春节的大迁徙都是那么艰难,但无论多么艰难都阻止不了这些打工者的回家之心;于是有的人说是中国人的孝心,却不知道这打工者一年的辛酸。正因为如此,所以父母亲这个家才是真正幸福的港湾;虽然载去的是相聚,载回的却是离别;而且聚集的时间也不长。但正是这短暂的聚集,却是外出打工者一年的动力;因为这聚集中,一年的辛酸早就烟消云散;而换来的却是从这幸福港湾中得到的快乐。我有个侄子在东南亚打工两年,后来说自己再不回就要疯了;因为在外面的辛酸总在叠加,而家乡的思念却与日俱增;这样的循环使他实在难以坚持,所以今年春节坚决要求自费回家。看着他那幼稚的面孔和含泪离家的心情,我的心也碎了。

本来聚散离别是人生常有之事,可中国人的聚散离别是那么艰难;为什么,因为打工者在外艰难;而留守的父母与孩子同样艰难;正是这双方的艰难,才使得我们这‘中国式的离别’平添了那么多的不舍。因为对于大多在外务工的子女来说,春节是一年中唯一与家人团聚的日子;而春节过后的这一别后的再相聚,大多是一年之后了。看着已经年迈的父母,而自己却不能在身边照顾;心中充满着不舍、无奈和离别的酸楚。但是又不能因为这种不舍而止住离别的脚步,因为自谋出路是这些人的最高追求。同样父母亲也知道子女在外的艰难,所以同样牵挂的还有父母亲的不舍;但不舍并不能解决子女的就业问题,这才是“中国式离别”是那么心酸的原因。如果我们所有“中国式离别”的人全部是官员那样的享受,我们社会能有这么多的不舍吗?看我家乡有个官员到外地做官,其家人全部同往;因为所有的住宿都是国家的,这难道还能有不舍吗?

其实今天的“中国式离别”并不是每个人拼搏的结果,同样还是关系就业的源泉;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能有一个好的就业机会;是不会有人愿意轻易放弃。如我家住的附近有个单位食堂被该单位负责人老家的人承包,于是连这承包人的老父亲也来守大门了;正因为如此,所以我见到这里打工的农村人初四就来上班了。因为他们知道工作比团聚重要,在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自谋出路的今天;只有工作才能来维持生活。同样在整个社会都是‘拼爹’的年代,有个好工作更不容易。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这些自谋出路的人,很难有选择的权力;因为我们社会可以选择在家人的周围工作的只有官员,可以选择把家人接到自己的身边一起生活的还是官员;这些自谋出路的人也有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景,也的确鼓舞着他们努力工作;可是他们能用自己的努力换来大团圆的又有几人呢? 

我们总是为“中国式离别”编造谎言,说它是城乡一体化的必然结果;试想如果自己的家乡的发展了,我们又何必选择他乡就业呢?这就是我们改革后诞生出的一个理由,那就是老百姓要自谋出路。如果我们的官员每人身上都有安排百姓就业的硬指标,我们社会能有这么多辛酸的“中国式离别”吗?

不要高谈阔论什么“中国式离别”是全社会发展的动力,也不要说什么无法坚守亲情和陪伴是社会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因为它是“中国式权力而无责任”的结果。如果我们的官员在履行权力时涵盖了就业的责任,我们社会能有“中国式离别”的伤感吗?“中国式离别”蕴含着中国百姓的悲哀,当然更蕴藏着百姓的无奈。如果真的让我们每个人选择的话,我们社会究竟能有多少人愿意选择“中国式离别”呢?“中国式离别”的为啥都是百姓,这实际是拷问我们社会官员良心的一个社会性话题。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新浪博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