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者,赞也,是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发具。
中国的古簪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的祖先使用发簪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中国殷商时期出土的文物中,发簪就已经显现了它的远古的身影。它曾经是古人广泛使用最常用的发具。
一般来说,制作发簪的材质可以分为金、玉、象牙、竹、木等等。而从制作工艺上分,也有镂刻、累丝、镶嵌等。古人对发簪还有多种的叫法,如钗、扁方、步摇等都统称为簪。
簪在古代是男女通用的,杜甫有诗“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皇帝在节日里赐给大臣的礼物通常是——簪。古代时规定罪犯不许带簪,就是贵为后妃如有过失,也要退簪。因为簪还象征着尊严。
镶嵌多个宝石的簪(多宝簪)繁美华丽,镶嵌单个宝石的簪(单宝簪)也有一种特别的美。
玛瑙佛手形蜜蜂形金簪
明朝天启七年(1627年)长11厘米,簪首长3厘米,宽3厘米。1974年南京江宁出土两件,形制相同。中间用垒死工艺制成花叶状托,三托顶端为椭圆形托,原应有嵌物,今遗失。三托均嵌玛瑙,中间较大,色橘红,作佛手形,两侧较小,色紫,亦作佛手形。顶端有一只玛瑙制成的小蜜蜂,形态栩栩如生。“蜂”与“丰”有谐音,寓意风调雨顺,丰收吉庆,流行于明清时期。
嵌绿松石花形金簪
明朝正德十二年(1517年)长11.5厘米,簪首直径3.8厘米。1977年南京太平门外板仓徐辅夫人墓出土。金质。簪针呈圆形。簪顶作花形,用近似绕出六个花瓣,中间有一圆形金托,金托周围以金丝做出花蕊,托内嵌一绿松石。
嵌水晶金簪
明朝天启七年(西元1627年)。长11.2厘米,簪首直径2厘米。1974年南京江宁殷巷沐叡墓出土。金质。簪针一端呈长方形,末端为圆形。簪首作出八面形金托,上嵌水晶一颗。水晶经磨面处理后形成形状不同的二十五个面。顶有一平面,底层八面与金托一致。每面都有很好看的折射角度。
嵌猫睛石花形金簪
明朝正德十二年(西元1517年)长11.5厘米,簪首直径3.8厘米。1977年南京太平门外板仓徐辅夫人墓出土。金质,簪针呈圆形,用金丝烧出六个花瓣,中间有一圆形金托,金托,金托周围以金丝做成花蕊,托内嵌一黄色猫睛石。猫睛石又称“猫儿眼”,经光照射可在宝石中央形成一道细长的线柱,极似猫的眼睛。史书记载这种宝石产自南亚诸国,因其罕见而益显贵重。
馏金镶宝石扇形簪
嵌宝石云形金簪
明朝(西元1368-1644)长16.2厘米,簪首长5.7厘米,宽3.7厘米。1982年南京太平门外板仓徐达家族墓出土。金质。两件,形状对称。簪针呈扁平装,簪首以舒展自如的云朵构成图案,依宝石形状做成圆托,托内嵌红宝石,绿松石等宝石,富丽华贵。
红珊瑚簪
来源:作者博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