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性皮肤炎是一种慢性的皮肤过敏疾病,患者常因皮肤搔痒,影响睡眠质量,甚至不自觉搔抓而皮破血流,并发细菌感染。中医师表示,使用清热凉血,或是祛风润燥的药物内服或外敷,具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北市联医中医门诊中心中医师李彩凤指出,一名未满1岁小女婴自2个多月大被诊断出有异位性皮肤炎,手臂及肘窝、膝窝及身上都分布红斑、丘疹或水疱,皮肤因搔抓而变厚、变粗。女婴母亲因治疗不见好转,因此转而向中医求诊。
李彩凤表示,异位性皮肤炎是发生在有过敏体质病人身上的一种慢性皮肤病,多半与遗传有关,好发于有过敏体质的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身上。因为好发于肘部、膝腘等四肢伸侧,所以中医称为「四弯风」,在中医外科心法中,是缠绵难愈的疾病,往往因为搔痒抓破流、成疮,在成因上,可能是「风热邪气袭击肌肤」。
在中医观点里,这类疾病通常「禀性不耐」,也就是先天的体质特殊,不耐外界刺激。治疗上先控制症状,再依体质情况调理,并检讨、预防诱因,像是饮食不节制,好食烤炸、贪凉喜冷,或是经常熬夜、过度劳累或压力等等。
李彩凤指出,现代研究中,也有许多文献证实中药能有效治疗异位性皮肤炎,且无明显副作用。因此,在积极护理之下,异位性皮肤炎的小朋友也可以像正常小朋友一般,有漂亮皮肤及良好生活质量。
来源:世界日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