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讲究能弹奏

发表:2010-04-05 00:0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古琴历史悠久。它能够完美地把操琴者的心胸与情怀,通过琴音弹奏出来。古琴以淡静、虚静、幽静的静态美为主。古琴入静,清心、陶醉,有余音绕梁的感觉。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琴棋书画琴为首。古琴虽然有共鸣箱,但琴音可以在任意音位按动,发音是以琴弦震动入木,再由木散发出来的深层韵味,古润淡静。沉稳内敛的古琴,“琴音绕梁,经久不散”。

古琴文化内涵深厚,无论是在琴曲、琴谱、琴派及与文学领域紧密结合方面都雅量致高。后世用“清、微、淡、远”来形容古琴的艺术特色。古琴由狭长条的一块桐木面板(也有用其他木材的)和一块梓木底板(也有用其他硬质木材的)胶合而成,外表髹漆。琴宽的一端为头部,下面有7个可以调音的小轴,叫做“轸”,琴面外侧嵌有13个小圆形的标志,叫做“徽”,为泛音和按音音位的标志。琴面系弦7根,外侧至内侧由粗至细,横置于琴桌上演奏。古琴的有效振动弦长超出一般乐器的弦长,振幅宽大,音质低沉浑厚,幽静古朴;古琴的琴面即指板,无品无柱,出音孔开于底板,向下传音;琴上存有100多个实用的泛音,堪称乐器之最。

古往今来,令人心荡神迷的音乐故事都与古琴有关,如文姬归汉(琴曲《胡笳十八拍》)、昭君和亲(琴曲《秋塞吟》)、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琴曲《高山流水》)、司马相如寄琴心(琴曲《凤求凰》)等。古琴曲《阳关三叠》描写送别离情,音乐的节奏层层紧扣,一段比一段意境深长。《阳关三叠》用王维的一首送别诗配上去,天衣无缝,所以得以广泛流传。

古琴不像一般的文物,它要有好的音韵,能真的弹奏,又要保持它的原貌。它是中国最古老的活的艺术,在造型髹漆、制作工艺上都非常考究。所以在古乐器收藏中,古琴极为重要。古琴音韵高雅,是古代文人修身养性的工具,历代文人都很重视研习古琴技艺。1937年出版的古琴权威著作《今虞琴刊》中将南京刘少椿先生收藏的“虎啸”、“龙吟”、“蕉叶”、“宣和”四琴誉为中国当世名琴,今天只有“龙吟”保存下来。就目前所知和公认的唐代古琴在世界范围内大约也不超过30张。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