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抬邓排周"的部署被破局(图)

揭开周恩来面具 第46集

发表:2010-01-10 14:1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这里是揭开周恩来面具系列节目的第46集,在这一集,我们向大家介绍王洪文向毛泽东告邓小平和周恩来的状,以及毛的"抬邓排周"的部署是怎样被破局的。本次节目的部分内容来自高文谦先生的《晚年周恩来》。


一九七四年中共十一之后,毛泽东提出筹备召开拖延已久的第四届人大的建议。一生提倡斗争哲学的毛一反常态,发出"以安定团结为好"的指示。毛泽东在筹组四届人大时,明显把周恩来晾在一边,既没有让他过问有关人事安排的问题,也没有明确表态是否由他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而是让张玉凤直接通知在京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王洪文,提议由邓小平出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摆出准备在政治上重用邓的架势。

毛泽东的这一提议引发了中共党内高层内部激烈的争斗。江青本来就因反对邓小平出席联大特别会议一事挨了毛的批,而对邓窝了一肚子火,这次见毛如此倚重邓,更是觉得难以咽下这口气。邓复出后,两人已经在一些问题上发生冲突,像在总参谋长人选的问题上,两人的提名就不一样,相持不下。为此,江青决定先下手为强,给邓小平点颜色看看。这就是"风庆轮事件"的由来。

一九七四年九月底,大陆生产的万吨级货轮"风庆"号远航欧洲归来。江青指挥手下人马借机大做文章,除了在公开的新闻报道中大做宣传外,还在内部传阅的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上发难,借记者之口告交通部的状,指其派驻风庆轮的中共官员"崇洋媚外",散布"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洋奴哲学。十月十四日,江青将这份简报批给在京政治局所有成员,称这件事"引起我满腔无产阶级义愤",建议"政治局对这个问题应该有个表态,而且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

江青拿在远洋运输业中造船还是买船的问题开刀是打算一箭双雕:在批周恩来的同时,也将邓小平一军。因为是周作出在远洋运输业中造船和买船并举的决定,并趁后来世界石油危机的时候,批准外贸部门廉价购买了一批外国轮船。现在周本人虽然已住进医院,没有再管这件事,但作为目前协助主持国务院工作的邓小平难辞其咎,江青所打的如意算盘是,如果邓小平在这个问题上跟着表态批的话,无异于自己打自己的耳光,而且周恩来也不会高兴,有可能趁势把邓小平出任第一副总理的事闹黄。

而邓小平觉得事情可以从毛那里讨回公道。所以在风庆轮问题上,当在京政治局成员大都表态附和江青的意见,甚至连久病不出的康生也批了一段话表示支持时,邓只是在传阅件上画了个圈,没有表态支持。

这样一来,江青火冒三丈,认为这是邓小平在故意和她作对。在十月七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江青揪住邓不放。非要他当场表明对批"洋奴哲学" 的态度。邓表示:"对这件事我还要调查。" 结果遭到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等人的围攻。邓小平终于和江青等人吵了起来。最后是李先念出来打圆场后,邓小平才离开了会场。
散会后,江青立刻在钓鱼台召集自己的人马碰头开会,商量向毛泽东告状的问题。他们知道邓小平眼下在毛那里正是走红的时候,若是直接告邓,很可能给碰回来;但如果设法挑动毛对周恩来的不满和戒心,把邓和周放在一起打的话,就会触动毛的心病而改变重用邓的态度。为此,江青等人决定把告状的对象锁定在周恩来身上,邓小平只是作为陪绑;同时为了避免引起毛不必要的反感,江青暂时不出面,而由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王洪文前往。

十月八日,王洪文匆匆赶赴长沙,抢先向毛泽东告状,因为两天后邓小平将要陪同毛会见外宾。根据事先商量好的口径,他扼要汇报了邓和江青在政治局会议上发生的争吵后,说:北京现在大有庐山会议的味道。我是冒着危险来的。总理现在虽然有病,住在医院里,却昼夜都忙着找人谈话,经常去总理那里的有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人。他们这些人来往的这样频繁和四届人大的人事安排有关。

与此同时,在北京的江青担心王洪文的汇报说不到点子上,把当时很受毛泽东宠信的王海容、唐闻生找去,要她们也向毛反映情况,并说:总理在医院也很忙,并不全是在养病。邓小平,叶剑英和总理是一起的,总理是后台。

由于毛已决定在批周的问题上暂时偃旗息鼓,结果御状没有告成。毛泽东并非不想把大权交给党内文革派,实际上他一直在为此创造条件,只是因为江青太不会搞权术,又不懂经济,不会管理政府机构,实在有点扶不起来。如果真的把权交给他们,非天下大乱不可。对于江青这样折腾,毛有些恼火,因为这不仅打乱了他对今后权力格局的部署,而且还会使他为政局营造安定团结气氛的打算落空。在毛看来,周恩来已经是病入膏肓的人,不打自倒,不必干脱裤子放屁的蠢事了。

为此,毛泽东决定表面上抬举邓小平而压制江青,并让周恩来介入四届人大的筹备工作,监管王洪文。而毛本人利用这种两派对峙、互相牵制的局面,在幕后进行操柞。毛在听完王洪文的汇报后,当面教训了他一顿,要他跟邓小平搞好团结,回去后要多找周恩来和叶剑英谈谈,有时间多读些书,不要跟江青搞在一起。

两天后,毛泽东又让王海容、唐闻生向北京传达他的意见,明确表示:总理还是总理,四届人大的筹备工作和人事安排由总理和王洪文主持,同各方面商量办理。并说"小平同志的办法好,对江青就是要顶",并再一次明确了由邓小平出任第一副总理,同时兼总参谋长一职。

大概是还嫌这样做不够,稍后毛泽东又刻意做出和江青划清界限的姿态,让王海容、唐闻生二人把所谓的他对"江青的看法"转达给周恩来,称:现在要安定团结,江青就是不听,开"钢铁工厂",开"帽子店"。别人心里不高兴她,她非跟很多人闹翻不可。叫她不要搞"上海帮",她偏要搞。她的话不能全信,她只能代表她自己。我是三四年来只跟她吃过一顿饭,现在又是三四年了,一顿没吃。

这样一来,周恩来又再度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中心人物而忙碌起来。实际上,他在医院中确实如江青所说,并没有两耳不闻窗外事,完全静下心来养病。当政治局会议为"风庆轮" 事件发生争吵后,他即分别找各方谈话,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鉴于江青是有备而来,闹到毛泽东那里已势所难免,而毛的态度则是关键。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决定利用自己相对超脱的地位,暗中助邓一臂之力,用"哀兵"之道打赢这场官司。

周恩来不动声色地在底下做了工作。他一方面向邓小平打了招呼,叮嘱他在陪毛泽东见外宾时不要为此事干扰毛,回来后慢慢解决;另一方面,他把"通天"的两位小姐王海容、唐闻生找到医院,向她们介绍整个事情的经过,着意替邓讲话,拜托她们向毛传话,周说:经他向参加会议的同志了解,邓并非像江青宣传的那样扬长而去,而是李先念把他劝止的。邓走后,张春桥说,他早就知道邓要站出来。江青也说她是有意问邓,对这个问题的意见。看来他们都事先准备好了要整邓,邓小平已经忍耐很久了。

毛泽东指定周恩来主持进行四届人大的各项准备工作,使得周有了某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他随即连日在医院里约集在京政治局成员开会、找人谈话,进行四届人大的各项筹备工作。当各项安排大体落实后,周恩来又连夜提笔写信给毛泽东,报告工作的进展情况。

这是周恩来自六月份住院动手术后写给毛泽东的第一封信。从信中的字迹和内容可以看出,他为了写这封信是用了不少心思。周恩来显然是已经看出毛泽东这次把他推出来主持四届人大的筹备工作,不过是因为一时在政治上摆不平的权宜之计,心里并没有真正打消对他的疑虑。为此,他在信中颇用了一番心思来表白自己,从信的一开始,周就主动对毛本来是敲打江青不要搞"上海帮"的话表示要引以为戒,到有意识地强调人事安排名单中"关键在于中青年干部",乃至信的末尾刻意表示" 只有主席健在,才能领导好"的那段话,无一不是出于这样一番用心。

此外,周恩来在信中对邓小平和江青两人在总参谋长人选问题上的争执,周也尽量不偏不倚,在表态支持毛泽东提议的同时,又照顾江青的面子,为杨成武说了话,指出这是"为党培养一个得力干部。如打起仗来,第一副总理与总参谋长还不是一回事,在主席领导下配合工作。"

周恩来这种姿态,相形之下,让一心想在政治上露峥嵘的江青显得更加咄咄逼人,不知收敛。这令毛泽东感到既难堪又恼火。毛需要江青在政治上充当他的打手,但十分恼火她把需要刻意笼络,用来制衡周恩来的邓小平得罪了,而让周从中做了好人。这使得毛精心安排的"抬邓排周"的部署破了局。




来源:SOH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