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心专栏】节俭为养德

作者:琴心 发表:2008-08-02 03:1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我自小在农村长大,父母都善于勤俭持家,使我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朴素的不慕奢华的观念和习惯。时日越久我就越能体悟到"节俭是美德"的含义,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自古贫寒出孝子,从来纨绔少伟男",朴素的生活对一个人形成淡薄物欲、崇尚道德情操的价值观非常重要。所以,尽管现在我生活有余,但我还是很节制,常自嘲自己是都市中的乡村。对孩子,我也相信"穿旧衣服好养活"的古训,丈夫跟我一样,我们没有像许多父母那样尽其所能地打造漂亮贝贝。

亲友们知道我们不追赶时尚,常把他们孩子的旧衣物送我--单衣、棉服、鞋帽等等,很多都是七八成新的,我儿子从小用的大多都是这些衣物。除此,我还经常把大人穿旧的棉线衣裤裁一下,缝好后给儿子穿。只要他的衣服还没小到不能穿,一般我都不给买新的。我这样经常缝缝补补,废物利用,在儿子心里,妈妈的概念是有形的勤劳能干,而不只是会用钱购物。在这样的环境和理念中长大,他自然懂得惜物,懂得做父母的辛劳。最明显的是,跟其他同龄孩子相比,他从不挑剔。现在要上初中了,还是给什么就快乐地接受。什么好看不好看、什么名牌之类,他没有这些概念。一次,我看到同事的孩子,就跟儿子说,你现在穿的这件衣服是他穿过的。儿子两眼一亮,流露着兴奋和感动,马上过去跟小哥哥亲近。而我弟弟的孩子,从小他妈妈都是夸他穿新衣漂亮,告诉他这些衣服是精品店的,不是地摊上的。结果他现在不喜欢的衣服绝不穿,别人穿过的衣服哪怕那件衣服还很新,他知道了也不穿;买鞋子和东西就要精品店的,不要便宜货。孩子的心田本来很单纯,大人的一个观念就像一粒种子,一旦给孩子种下,它就会自己长大。良种会有好收成,带病的种子就会长成不健全的植株。因此,有些孩子表现出来的是挑剔、任性和不讲理,实际根源在父母平时无意间灌输的歪斜的理念。

世间的事理往往很复杂也很微妙,孩子的认知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不是简简单单的,而是不断在否定中螺旋上升的过程,需要家长的悉心呵护和引导。我也经常给他讲一些贫穷孩子刻苦读书时节俭的故事,他听后就注意节省纸笔了,把用短的铅笔头儿也攒起来,准备以后用铅芯。在我为他的懂事而庆幸时,又一个问题出现了。

一次,我发现儿子上完厕所不冲水,就提醒他。他自得地说"要节约用水",我笑着说那干脆不刷牙不洗脸,洗菜不用洗干净就做。他说当然不行了。我顺势进一步讲道理:节约不等于为了省钱啊,是要爱惜物品、不浪费;该花的钱就不能省。人要干净文明,厕所用后不冲水可是令人讨厌的行为,这可不是美德。他不好意思地去把厕所冲了。小孩认识问题常常是简单片面的,所以他这个小错误也是必然,但敢于实践一个好的理念本身是很可贵的,不能去斥责他。

还有一次,我跟他爸爸谈到当下时兴做美容的事,儿子听了也发表了高见:美容花很多钱真是很浪费。之后他还问,妈妈你使用的化妆品是不是很贵?我的化妆品并不贵,但我发现了他思维中潜在的偏狭,于是我问儿子:你将来有了钱会不会给妈妈花?他毫不迟疑地说"当然给"。我说:你希望妈妈快乐吗?"那当然!你快乐,我就快乐。"儿子靠在我怀里仰着头一脸的真切。"妈妈也爱美,也要做美容,也会买很贵的化妆品,买好看的衣服,会花很多钱,你同意吗?""妈妈高兴就买吧。"我夸他有孝心,告诉他节俭同善良连在一起,才是美德,对自己要节俭,对别人要慷慨。要尊重别人使用自己的钱,不可以用自己的标准指责别人。

后来,我买了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的小说《悭吝人》给儿子,吝啬鬼阿巴公的形象惹得儿子话语不断。对于节俭和吝啬的本质差别,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永远都比单纯的道理更能直接启悟孩子。

为钱而节俭,自己虽能忍苦,但易患失而待人寡恩;为德而节俭,待人能宽厚肯施予,而自己俭也乐、施也乐。节俭是用来养德,而美德永远都不过时。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