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三十年的开放改革过程中,广东一直是台湾和香港企业重点投资的地方,也是大陆吸引外资的成功典范。不过,在北京方面庆祝开放改革三十周年之际,包括东莞、深圳等广东城市,却像当年亚洲"四小龙"一样,面临着经济发展瓶颈。
温家宝是于七月中前往广东,期间曾考察东莞工厂。据报导,当听到东莞资讯产业的成本因为人民币升值等因素而上升百分之五十时,温家宝感慨地说,"企业现在确实很不容易"。
实施开放改革措施以来,东莞凭着相对较抵的工资及土地等,吸引大批外资到当地投资设厂。目前在当地投资的外商中,大部分是港资及台资企业;而这些企业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全靠低投资成本的优势维持经营。
但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及金融状况出现波动,以及中国投资环境转变,例如成本增加、环保力度加大及工人薪资提升等,都令这些企业的成本上升,加上出口订单减少,经营顿时陷入困难。
根据东莞工商局的统计,上半年当地外资企业的增速明显放缓,新登记外资企业只有二百六十九户,较去年同期减少百分之二十八点二七。同期间,关闭的外资企业却有一百一十一户,增加百分之七十三点四四。两者出现反差,正显示出当前外资流出东莞。
除了东莞外,深圳官员日前也公开表示,由于内外经济环境趋紧,当地加工业将面自一九九八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严峻局面。
根据深圳加工贸易协会的不完全统计,由于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连续降低、美国次贷危机及订单下降等因素,今年上半年,深圳已有超过一千家加工贸易中小企业倒闭。
对于当前广东企业所面临的困境,温家宝给予的建议是"发展、转型、升级"。事实上,广东当局也正大力协助境内企业升级,加速发展高新科技园,又减免某些税项,以降低投资成本。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日前接见香港媒体高层时就表示,广东和北京的中央政府下月将推出一些协助珠三角香港企业升级的办法。
从汪洋的谈话来看,广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势已是势在必行。对于那些未能升级的企业,广东当局将会协助他们转移到省内更偏远的地区。
汪洋向香港媒体说,广东将引导企业向粤东、粤西及粤北等周边地区转移,而当局将会降低这些地区的电价,帮助劳动密集型企业降低成本。
对于广东当局上述的做法,东莞市政府官员形容这是"腾笼换鸟"的做法,目的是撤走劳动密集型企业,腾空土地给高科技、高产值的企业发展。
此外,东莞方面还在兴建了松山湖高新产业园区。
不过,松山园区至今引进的公司寥寥可数。因此,不少人忧虑,东莞提出的"腾笼换鸟"的口号,恐怕会成为"鸟去笼空"。
据报导,有"世界鞋都"之称的东莞厚街镇,去年至今已有近千家鞋厂结业,将可能变为一个"空笼"。
面对上述问题,东莞方面近日又提出,"产业升级不是要搞死企业",市政府方面同时设立转型基金,推出减少政府收费等一系列措施协助企业度过难关。
此外,星岛日报近日透露,在推进广东产业升级之余,北京当局将会继续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以"保就业、保稳定"。据称,北京方面所忧虑的是,在产业还未升级之前,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先行倒闭,而广东现有一千七百万外省劳工,当局能否养活这些民工,是一大疑问。
综合而言,中国经济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确实到了关键时刻。长远而言,大陆要维持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恐怕是难免的事。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北京方面既要考虑效益问题,也要兼顾社会稳定,掌握的难度颇大。970730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