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首次出土金缕玉衣 怀疑是汉代王陵墓(图)

发表:2006-10-11 13:5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风篷岭汉墓南北向,墓坑呈“中”字形。

 

此为墓中出土的错金玉片,考古工作者推测,这有可能是金缕玉衣残片。

 

此为底座上有“长沙元年”字样的铭文铜灯。

 

铜灯圆足边缘部有“铜灯高二尺重廿二斤七两长沙元年造”的铭文。

长沙望城风篷岭汉墓自今年年初发现以来受到各界关注,5个月时间里长沙市考古所对命名为风篷岭一号墓的墓葬进行了发掘清理工作,近日已基本完成。风篷岭一号墓出土有“金缕玉衣”的残片,标注有“长沙元年造”字样的铜灯,不同规格的玉璧玉珪、五铢钱以及大量青铜器、漆器。有关专家表示,金缕玉衣在湖南省尚属首次发现,基本可以确定该墓葬为刘姓长沙王墓葬。据悉,长沙市考古所将于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揭开风篷岭一号汉墓的千年之谜。
  
  应是刘姓长沙王墓
  
据介绍,发掘现场出土了一些玉片与金线,专家们推测,这可能是一件残破不堪的金缕玉衣。据原省博物馆馆长熊传薪介绍,金缕玉衣在我省是首次发现。另据悉,现场还发现了保存比较完整的直径分别为28.3厘米和17.4厘米的两块玉璧,以及一块长为18.5厘米的玉珪。长沙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西汉,金缕玉衣是王室贵族身份的象征,五铢钱证实该墓葬是汉武帝或汉武帝之后时期刘姓长沙王时期的,同时出土了玉璧、玉珪以及漆器这些在当时算是比较高档器皿用具,因此,虽然没有印章或具有明显身份证明文字的文物出土,也可以判断该墓葬是刘姓长沙王王室成员的墓葬。也有专家表示汉代使用金缕玉衣陪葬的王室成员少之又少,基本上都是王一级才能用,王后用的都少,至于王子如果没有继承王位更不可能用金缕玉衣作为葬衣,加上出土的其他文物,基本可以确定风篷岭一号墓是刘姓长沙王墓。
  
  “长沙元年”仍是谜
  
在风篷岭一号墓中出土有一座标有“长沙元年造”字样的铜灯,“长沙元年”是哪一年?通过“长沙元年”能不能推断墓主人的身份?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何介钧表示:“之前已经有‘长沙元年’字样的文物出土,这次(风篷岭)又有‘长沙元年’的东西出来,看来这‘长沙元年’应是某一代长沙王用来表示纪年的。汉代有那么多长沙王,就可能有很多个‘长沙元年’”。看来仅凭铜灯上的“长沙元年”并不能确定墓主身份,这个“长沙元年”究竟是哪一年也成为不解之谜,但至少它证实了汉代长沙国已经有自己的纪年表示。
  
  
  名词解释
  
  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汉代皇帝和贵族,死时穿“玉衣”(又称“玉匣”)入葬。它们是用许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用金丝、银丝或铜编缀起来的,分别称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缕玉衣”。我国目前已经出土玉衣的西汉墓葬共有十八座,而金缕玉衣墓只有八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满城一号墓出土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它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块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1968年,这件金缕玉衣出土时,轰动了国内外的考古界。
  
由于金缕玉衣象征着帝王贵族的身份,有非常严格的制作工艺要求。制作一件中等型号的玉衣所需的费用几乎相当于当时一百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总和。用金缕玉衣作葬服不仅没有实现王侯贵族们保持尸骨不坏的心愿,反而招来盗墓毁尸的厄运,许多汉王帝陵往往因此而多次被盗。到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从此玉衣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汉墓中所发现的玉衣已在十件以上,其中河北省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二件、定县西汉中山孝王刘兴的一件、江苏省徐州东汉彭城靖王刘恭的一件、安徽省亳县东汉末年曹操的宗族曹某的一件,共5件,已经完全复原。




来源:三湘都市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