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为什么比我们尊重长辈

发表:2006-05-21 20:1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广西邕宁高中高二进行语文月考,要求学生以“倾听与人生”为题写篇文章。一位同学的作文对现行教育制度进行了激烈批评,并且用“丑陋”、“奸诈”等词语描述一些教师的行为,结尾还借用了周杰伦《四面楚歌》中的歌词:“摇屁股的狗,虽然我们不是朋友,但你们还能做我的狗。”学校将作文复印给每一位老师,该学生也被告知如果不“主动”退学,作文将会被放进档案。此事经媒体报道获得广泛关注后,校方随即又表示不会开除这名学生。
  
  我把这篇作文从头到尾读了两遍,对这个孩子的才华、文笔、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非常惊叹。我甚至建议我的母校母系北大中文系能够考虑破格录取这位学生。这个学生短短一篇小文,颠覆了我们传统观念中成人与儿童的关系,击中了我们教育的要害,给我们这些为人父母和师表的人好好上了一课。
  
  在中国的传统中,成人对孩子有绝对的权威。这种权威,也贯穿在我们整个的教育中。结果形成了一个十分矛盾的现象:我们的教育和文化价值是最尊重成人的权威的。但是,在社会的实际生活里,我们的年轻一代是最不尊重上一辈的。这一点,在美国生活一段后感触尤深。
  
  去美国前,总听人家说美国人没大没小,儿子叫自己的父亲小名,甚至人情冷漠。来了一看,虽然没有听过哪个孩子叫自己的爸爸小名,至少表面上似乎和大家说的差不多。但时间一久,发现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美国人表面上对长辈大大咧咧,心里实际上很尊重,长辈的权威也很大。有一次上日文课,一篇课文讲到现在公司里的年轻职工对老职工不象原来那样尊重了。老师让大家讨论为什么。我就用米德的代沟理论进行了一番解释:在过去的时代,社会变化节奏慢,年轻人一般只是重复上一辈的经验,凡事要向“过来人”请教,所以对长辈当然尊重。如今社会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年轻人不可能重复上一代的经验。相反,要应付未来的挑战,年轻人往往比上一辈掌握更多的技能,如计算机等等。长辈常常还得向他们请教。所以,他们当然不会对上一代服服贴贴。
  
  想不到,此言一出,美国同学立即群起而攻之:你以为你仗着年轻,会玩儿什么计算机,就可以代替长辈用生命积累起来的经验吗?古代打仗,年轻人当然比老人是更有效的战士,可人家为什么尊重老人?我一下子晕头转向。倒不是想不出道理和人家辩论,我吃惊的是:这是在美国吗?怎么这些没大没小的美国毛孩子们一下子变得都象是孔家弟子?
  
  再仔细观察,美国文化崇拜年轻,但是年轻人非常认真地研究长辈的经验。人们常常开玩笑说,美国的孩子,在上高中和大学时把自己的父母看成天下最大的傻瓜,但大学毕业典礼时,一下子觉悟到父母是最了不起的智者,以后就开始如饥似渴地从上一代那里吸取智慧。所以,美国人的历史记忆没有断层。因为每一代人都尊重上一代的经验,并且会把上一代的经验当作最宝贵的传统珍藏起来。
  
  中国则相反。哪怕是最近的历史记忆也无法保留。年轻人根本不在乎上一代的经验。长辈和下一代一交流,就演成“韩白之争”,小的对老的要说的无非是一句话:你算个屁。不久前大家讨论大学住校的问题,我和网友的主流看法不同,就回忆起1979到1983年上大学时在北大住校的收获。一些网友回贴说:“看看他讲的这些事情,就知道这个人有多老!还不赶紧闭嘴,谁有闲功夫听你扯淡!”代际的关系是如此,你还指望我们会有历史记忆吗?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对长辈这样不敬?说到底还是长辈自己的问题。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怎么教孩子,孩子就会怎么对你。
  
  我们教育孩子,大体还是用权威或者说权力来强制。最极端的例子是上中学时坐在我后面的一个同学。我常常发现他脸上青一块紫一块,问他怎么回事,回答说:“我爸打的。”后来他告诉我他常常和父亲对打。我自然匪夷所思,说这怎么可以。他回答:“你他妈懂个屁!这叫独立战争。”果然,后来他说他爸再不敢打他了。因为他爸经过几次交手,发现打不过他了。
  
  这当然是极端的例子。但我们的教育,实际遵循着大致的逻辑。大人有权力时,就用权力驯服下一代。下一代长大获得了权力,就会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我们教给他们的,就是这种权力利害。这样你能指望孩子们长得比你壮了以后还尊重你吗?
  
  2003年美国社会学家Annette Lareau出版了一本书:“不平等的童年”(Unequal Childhood),讲的是类似的事情。她走访了美国不同阶层的许多家庭,呆在人家里观察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她发现,中高产阶层和劳动阶层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明显不同。在中高产阶级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非常平等,平时谈话就象是朋友交流。从三、四岁开始,父母和孩子有分歧,就要要讨价还价、达成妥协。孩子服从的是道理而不是权力。这看上去父母毫无权威,连买哪个玩具的权力都没有。但孩子长大后,却非常尊重、热爱父母,觉得自己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更重要的是,这样长大的孩子有信心,养成了提问题、思考、辩论的习惯,学业出众,特别知道如何和各种社会组织(如学校、公司)打交道。所以事业非常成功。
  
  劳动家庭的孩子则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家长给孩子的指令很简单:不许干这个,不许干那个。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这样长大的孩子,不知道怎么和别人特别是社会组织打交道。碰到什么事情都不说话。我在耶鲁读书当助教时,教书要对付的是中高产阶层的子弟。他们常常不等你讲完就打断你,然后又提问,又讨论,从什么角度想问题的都有。后来到萨福克大学任教,学生主要是劳动阶层的子弟。他们总是你讲什么听什么,脸上一点表情没有。你问他们很简单的问题,他们甚至会说:“不知道,我脑子一片空白。”现在的研究表明,这些劳动阶层的子弟,长大失业、犯罪的比率特别高。这种家庭文化的不平等,是日后贫富差别的根源。
  
  广西那位高中生的作文,最有洞见的地方就在于指出了“我们不是朋友”的事实。在我们的文化中,成人不愿意和孩子平等、作朋友。因为那样就放弃了成人的特权,什么事情都要说服孩子,使自己的生活非常不方便。但是,使用权力支使孩子虽然有一时之便,等孩子长大了就会得到报应。我们的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塑造人与人的关系。建立成人与孩子之间平等的文化,也就成为我们塑造未来的起点。(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