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到澳门,横穿过马路

发表:2002-02-20 20:4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从北京到澳门,横穿过马路,一个明显不同的是,在北京,行人很少走人行横道线,且人、车互不相让,堵车现象四处可见;在澳门,行人大多都走人行横道线,且车、人互相礼让,道路基本上畅通无阻。小小的“不同”,细探究一番,颇耐人寻味。
  若论人、车的密度,澳门比北京高得多。北京每平方公里650人,澳门则高达2万人;北京百人拥有不到两辆车,澳门每三个人中就拥有一辆卧车。

  若比文化素质的高低,则北京不比澳门低。北京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占人口的近半数,澳门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占大多数。

  两厢比较,出现了一个不该出现的结论:人口文化素质高、车少人稀的北京,马路文明却远不及人口文化素质低、人挤车涌的澳门。

  是北京交警没有澳门交警忠于职守?非也。北京交警是全国公认的“业精、尽职、操守”的一流队伍,比起澳门交警毫不逊色。如果仅从马路上观察,北京不管刮风下雨,大街小巷均可见交警的身影;而澳门无论何时,街面上很难觅到交警的踪影。

  两厢对比,又可以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两地的“不同”,和交警没有太大的关系。

  那么,究竟什么原因造成这种“不同”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公共意识的差异。笔者不由联想到另一种景象:走进京城许多机关家属楼内,公共走廊、天井卫生与每户室内卫生泾渭分明。前者是土飞尘盖,污乱不堪;后者是铮光瓦亮,一尘不染。究其原因,仍然缘于公共意识欠缺。看来,公共意识之强弱,与文凭、职务的高低,城市的大小,生活的贫富不成正比。

  公共意识乃关爱众人、关爱社会之意识。其核心是博爱,即爱他人、爱社会,是一种没有私心的爱。记得清末名人曾国藩家族中有件代代相传的趣事。说的是曾国藩在京城做官时,有一天,湖南湘乡老家来信,称府上为盖新宅,与邻居为一墙之隔的地界发生争执,几乎闹到要打官司的地步,甚是不快,欲求助曾国藩的权势。曾国藩收到此信后,联想起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写的一首诗。于是便写了一封长信给弟弟曾国潢,并将这首诗附上:“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曾家父子兄弟读了曾国藩的信和此诗后,爱心油然而生,胸襟豁然开朗。“让他三尺有何妨”!毅然将地退缩了三尺。曾家的这一举动,深深地感动了邻居,其邻居不仅不再与曾家争执,见自家的地很方便曾家,也秉着“让他三尺有何妨”的爱心与宽忍,转让给了曾家扩建新宅。

  一百多年过去了,笔者现在再读这首诗及事,仍觉得乐趣无穷,感悟至深。人从降生到这个世界始,就是社会之人,就要与人相处,包括朋友、同事、邻里等等,就要在社会这个公共的大空间中生存。所以,每个人的爱心不能只圈定在与自己有直接利益的人与事上,每个人的道德意识不能只局限于自家人的小圈子里。否则,如同现在人人都能感受到的“出门见丑,离家受困”之窘况,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笔者认为,培养公共意识,补上博爱教育这一课,是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以德治国”思想的题中应有之意。十年动乱中,“博爱”这一人类优秀文化遗产,被当作“封资修”的东西遭到批判,至今余毒尚存。人们公共意识的淡薄,与此不无关系。

  试想,如果人人都具有“让他三尺有何妨”的博爱、宽让之心,良好的社会公德岂有树立不起来之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