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的由來(圖)


【看中國2014年02月11日訊】是我國古代主要調味品之一,是酸味的代表。酸味,作為調味品在烹調中應用,至少有四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而醋的發明、釀造與其在烹飪中的應用,也有二、三千年的歷史。

醋,據李時珍《本草綱目》卷25《谷部》記載,醋有醯、酢等多種名稱。

先說醯,在人工釀造醋發明之前,約在6000年前的遠古人們使用的酸性調料是天然的梅果。《尚書•說命》記載說:「若作和羹,爾惟鹽梅。」意思說,如果烹調好「和羹」(菜名),就須用鹽與梅漿。梅漿,是用梅子搗後取其汁而製成的。故先秦古籍常用「鹽咸梅酸」的語句。其實梅之酸味,一直被古人沿用,眾所周知的成語「望梅止渴」,就是講述三國名臣曹操利用梅酸為將士止渴的故事。

二說醯。醯,可以說是醋的前身,在春秋戰國時期較為流行。《論語•公冶長》記述了孔子的一段話:「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其鄰而與之。」《周禮•天官》記載周王室專門設置醯人與醢人,共同主管鹽醯所醃製的「五齏七菹」與供應醯、醯之事。由於醯業的發展,在戰國至秦漢之際,在一些「通邑大都」中已出現了專業生產與銷售醯的作坊主和商人,他們富裕的程度可與當時中等諸侯相比。(詳見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又據《吳錄》載,春秋時期吳國曾筑一城,專門儲存醯醢,後人稱為「苦酒城」。

三說酢。酢,在兩漢至隋朝的古籍中多出現,是醋的別名。漢代《急就篇》、《說文解字》等書都用「酢」字。東漢農學家崔實《四民月令》中還簡單地介紹了醋的製造方法。可見「酢」在漢代開始流傳記錄了醋的二十三種釀造方法,所用的原料有大麥、小麥、高梁、粟米、大豆、小豆、秫米、糯米、粟糠、谷糠、麩皮、酒糟等。表明瞭我國釀醋進入了「製曲釀醋」技術的發展,古人已學會了使用不同穀物發霉成曲,然後用它來使更多的穀物糖化、酒化、醋化,這是我國祖先的重大發明。

醋,最初是少數人才能享用的貴重調味品,到了漢代以後,漸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常用的調料。元朝時,有一出雜劇叫《劉行首》,在戲文中就出現了「教你當家不當家,及至當家亂如麻。早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句子。以後,「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就成了婦孺皆知的俗語。人們在實踐中,還發現醋亦可做藥用。戰國時的名醫扁鵲就認為它能「理諸藥、消毒」,明代的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蒐集了用醋的藥方二十多個。

至於醋的釀造工藝,也在實踐中不斷地發展、提高。大約一千四百年前,北魏的賈思勰在其所著《齊民要術》中,就記載了二十來種制醋法。我國古代基本形成了熏醋的陳醋、老醋和發酵的米醋兩大品類。



来源:炎黃風俗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