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那音克墓地搶救性考古發掘現場(網路圖片)
大約2500年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碩縣那音克鄉的一條溝谷中,生活著這樣一支遊牧部落:他們靠放牧為生,用牛、羊、馬等牲畜和附近的部落交換生活用品。死後他們採取多人合葬的方式,並且定期為家族成員舉行祭祀儀式……新疆的考古工作人員通過和碩縣發掘的50餘座墓葬、600餘件器物,向人們還原了「古和碩人」的生活場景。
那音克墓地位於和碩縣那音克鄉東北約15公里處的溝谷裡。這裡水源豐富,草勢茂盛,自古以來就是遊牧人生活放牧的理想場所,這片墓地原有的160座墓葬有被盜現象。
負責此次發掘工作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介紹,發掘工作從8月中旬起至9月底結束。與以往發掘出土的墓葬形制不同的是,考古人員發現大量的多人合葬墓,「最少3人,最多60多人合葬一穴。」吳勇說。每一座合葬墓的石蓋板都有二次或多次打開的痕跡,說明合葬墓中的死者並不是一次性葬入,而是分兩次或者多次葬入。該墓地墓葬排列規律性強,規模之大,葬式葬法之特殊是以往考古發掘工作中所罕見的。以往考古工作中合葬墓並不少見,但像那音克墓葬中這種多採用移位葬形式的墓葬卻很罕見。
所謂移位葬就是指第一次葬人後再次或多次打開石室葬人時,將先前放在石室底、屍床上的先葬者骨骸推移至石室一側或屍床下,再將新葬者放置在石室中部或者屍床上。這種葬入形式導致墓室內十數具骨骼中,可能僅有最上面的骨骼是完整的。
此次發掘的合葬墓均是橢圓形豎穴石室墓,石室出入口處有石蓋板,墓室內有木質屍床或芨芨草蓆等葬具。在一座墓葬中,考古人員發現層次分明的三層人骨。第一層葬一男一女,居墓室中間,第二層被壓在第一層下,是一具幼兒人骨,第三層是4男4女,被推至屍床兩側。
考古人員還在多數墓室北部發現有祭祀臺和祭祀石圍,以前在新疆同時期的墓葬中存在針對整個墓地舉行祭祀的現象,像那音克墓地這樣針對每座墓單獨舉行祭祀的現象還是首次發現。
那音克墓地中緣何會出現大規模多人合葬墓?墓室中的祭祀臺又是緣何而建?這種多人合葬墓反映了當時人的一種喪葬理念。有可能是當時社會發展已經從氏族部落為核心演變到家族為單元的生活方式。多人合葬有可能是家族埋葬的一種習俗,墓室中的祭祀臺有可能是族人為定期祭祀祖先所建。
在此次發掘出土的600餘件器物中,發現了大量陶器,主要有單耳彩陶罐、雙耳彩陶罐、彩陶罐、杯、缽等。傳統觀點認為,陶器製作是與定居的農業文化相關聯的,一般易出現在以農耕文化為主的族群中。從該墓葬所處地理環境和出土的一些羊、馬及狗等隨葬品判斷,當年這裡生活的人是以遊牧經濟為主。
這些陶器與和靜察吾呼文化同類器相似,還有少部分陶器與吐魯番蘇貝希文化同類器相似,說明當時居住這裡的人可能與上述地區存在一定聯繫,墓地中陶器有可能是他們用牛羊等牲畜從和靜或吐魯番等地部落交換而來。
在600餘件陶、鐵、銅、骨、金、石與紡織品等出土器物中,有一件保存較好的鐵犁,在新疆地區早期墓葬中出現鐵犁還是第一次。考古人員推測,從出土的部分農具來看,當時的土著人在遊牧的同時可能也存在小規模的農業生產活動。
和碩縣位於古絲綢之路中路的關隘,該縣曲惠鄉、乃仁克爾鄉、新塔熱鄉及烏什塔拉鄉存在大量石墓。考古人員稱,此次發掘不但填補了和碩縣域早期人類歷史的空白,還對研究古絲綢之路的興起與發展以及東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一批實物資料。
来源:神秘的地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