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領導人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1月29日在非盟峰會上合影
在中國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出席非洲聯盟峰會的同時,突然傳出29名中國工人遭蘇丹反政府武裝劫持的消息。觀察人士認為,當中國希望在它所說的「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下「深化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的時候,也正面臨新的挑戰 -- 如何在紛亂的地區衝突中保障投資和人員的安全。
28日在蘇丹南部遭反政府武裝綁架的29名中國工人至今仍未獲救。
中國官方的新華社報導說,在亞的斯亞貝巴出席非盟首腦會議的蘇丹代表團30日否認了此前有關部分中國工人獲救的消息。
*中國工人遭綁正值賈慶林訪非*
此次中國工人遭遇綁架之時,正值中國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高調出訪非洲。賈慶林1月27日至29日出席了非盟第十八屆首腦會議,並訪問了會議主辦國衣索比亞。
新華社29日的一篇由中國外長楊潔篪介紹賈慶林此行成果的報導說,中國政協主席此次訪問「對於新形勢下進一步深化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加強發展中國家戰略合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根據該報導,賈慶林此次還對中資公司提出了合法經營等要求,但對綁架中國工人突發事件顯得有些措手不及。新華社文章沒有提及賈慶林和楊潔篪對綁架問題的看法。
*環球時報:中國保護境外公民是個「超級課題」*
不過,人民日報下屬的環球時報倒是在一篇社評中提出了中國如何保護境外公民這個「超級課題」。
該文說,歐美國家當年對「新世界」的開拓,國家機器成為主體,軍隊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中國小心翼翼向外邁步,打頭陣的大多是企業,工人和商販站在最前沿。
環球時報的評論認為,由於中國對外經濟仍停留在勞動密集的低層次,因而在境外落後動盪地區的中國僑民往往是大國中最多的。文章指出,當前中國面臨著如何保護這些僑民的「國家安全碎片化的超級課題。」
*時殷弘:政府、公司需應對「走出去」的安全問題*
針對中國公司「走出去」遇到的這些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研究學院美國中心主任時殷弘認為,中國政府和公司應當積極採取應對措施。他對美國之音說:「這也是中國(在)經濟增長、海外投資(當中)所碰到的一些問題。所以這是一個過程。這種問題它本身是難以避免的,同時也要求中國政府和中國公司加強對風險的立法。如果事情出來以後,爭取努力去處理。」
*約翰·李:中國與非洲專制政府合作有惡果*
而中國問題觀察人士、悉尼大學國際安全研究中心副教授約翰·李(John Lee)則從另一個角度看待這次綁架事件。他對美國之音說,這是中國一直以來為了確保資源獲取而加強與非洲專制政權的密切合作造成的後果。他說:「這種方式的問題在於,當你開始看到那個政權垮掉時,那個國家反對力量對政權的憤怒會指向中國在那裡的利益,因為中國的利益會被部分或者完全視作與那個政權有關。因此這是中國在非洲,或許還有中東國家面臨的潛在問題。」
中國近年來在非洲加大資源和能源領域的投資,並在當地大力興建基礎設施的戰略在國際間引起關注。儘管中國一直堅稱與非洲的合作是基於互利共贏、共同發展,但也招致大量有關無視當地人權和侵犯勞工權益的非議,甚至被冠以「新殖民主義者」。中國堅決否認自己在非洲的經濟利益是具有殖民色彩的資源掠奪行為。
*馬鼎盛:需轉變外交觀念 加強國際安全合作*
香港時事評論員馬鼎盛認為,中國花錢在非洲買資源,說不是掠奪,但和歐美、日本,以及俄羅斯等大國在外部投資和人員活動方面沒有什麼大的區別;同樣,在處理這樣的綁架事件的時候,也沒有什麼明確的「中國特色」的處理方法。
馬鼎盛說,那些所謂恐怖組織或者反政府武裝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不會管你是什麼政治背景,什麼「三個世界」分類。他認為,中國要保障投資和人員安全的實際有效的做法,應當是放棄「意識形態」,積極融入國際社會。馬鼎盛說:「我想,中國最好能夠融入世界,就是不管什麼意識形態,也不管社會制度。國際的反恐和國際的維和維穩應該是一個共同利益。」
不過,馬鼎盛認為,即便中國今天的外交路線已經與毛時代大有不同,更為務實,但要邁出通過國際合作維護自身利益這一步還很難。他認為,中國在外事方面說不以意識形態為依歸,但在「立場」和「觀念」上的思維還很難扭轉。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