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9日拍攝的照片顯示,人們正在北京參加招聘會。(圖片來源: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
【看中國2025年4月1日訊】又是一年春招季,諸多大廠在校園內開啟了新一輪的校招。
「大廠」是一個在網際網路和科技行業廣泛使用的非正式術語,用來指代那些具有行業領導地位的大型企業,比如百度、阿里、騰訊、華為、小米、大疆等。儘管近年來大廠常常與「加班」「裁員」等負面詞彙聯繫在一起,但較高的薪酬與較多的發展機會還是吸引了大批高校畢業生投入競爭。
據最新數據,網際網路及科技巨頭在秋招、春招中持續釋放擴招信號,尤其技術研發等崗位,演算法工程師月薪最高可達7萬元。如美團春季招聘計畫招募5000人,其中技術類崗位佔比超60%,美團還針對AI相關人才推出「北斗計畫」。
與春招同步的,是白熱化競爭。杭州「起跑春天」人才交流活動中,830家企業推出2.1萬個崗位,20%聚焦人工智慧領域,頭部企業如阿里巴巴、網易等崗位投錄比屢創新高,部分崗位篩選比例達100:1,折射出「僧多粥少」的殘酷現實。
然而,也有一些畢業生在激烈角逐獲得大廠offer後,又放棄了已有戰果,轉身投入了「考公考編」的熱潮。
捲去「大廠」
一般來說,大學畢業生的求職過程有著明確的時間線。畢業前一年9月到11月的「秋招季」、畢業當年3月到5月的「春招季」,是求職的黃金時間。在求職季有「金三銀四」、「金九銀十」的說法,指的就是在一年之中求職的這兩個高峰期,企業會集中釋放用人需求到市場。
而對於一些頭部網際網路大廠,還有一個「提前批」——一部分offer會通過正式秋招前的暑假實習轉正確定,也就是說在畢業前一年的暑期前的三四月,有意向的畢業生就要開始為後半年的秋招入職做準備。
2024年是張餅在北京讀研的第二年,在秋招(每年9-10月)還沒完全開始的時候,她已經通過暑期實習提前拿到了一家網際網路頭部大廠的offer。
最初投遞這家大廠的暑期轉正實習,張餅主要有兩方面考量。一是時間線,相比於其他企業,網際網路大廠秋招開放最早,提前投遞、不會與之後的求職衝突;另一方面,她想進行多元化嘗試,打破簡歷上次數為零的大廠工作經歷。
與一些外界的負面評價不同,張餅的實習經歷還算順利。在大廠時,她的崗位是教育類內容運營,工作內容對於新聞傳播專業的她來說比較對口,此前積累的專業技能能夠滿足工作需要。在張餅的講述中,實習生完成分配任務後可以按時下班,組裡的正式員工對實習生也很照顧。
然而,在最後獲得轉正資格時,張餅還是選擇放棄。回想起組裡正式員工的工作強度:項目緊急時加班到夜裡十一點是常態,週末也可能隨時被召回,這樣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
其實大廠實習期間,張餅對順利轉正也沒抱太大的希望,畢竟名額少、難度大。所以她在工作之餘做了第二手準備:白天實習,晚上則準備編製考試。
編製體系大致可分為行政編(公務員編)和事業編,行政編主要負責國家行政相關的管理工作,往往更具穩定性;事業編則是我國各類事業單位所使用的事業編製,有行政崗、事業管理崗、事業技術崗、工勤崗等,管理標準不盡相同。
張餅準備的是大學事業編。目前,她已經通過了一所985高校事業編行政崗的招錄考試,這是她的第一選擇。
就讀物理專業研究生三年級的小董與張餅有類似的經歷。2024年秋季招聘時,小董通過筆試與面試獲得了兩份大廠offer。但目前她對這兩份工作都不再考慮,而是優先選擇中學教師的offer。在小董看來,大廠的工作強度大、不穩定,有「在35歲被裁員」的風險。
小董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在網際網路行業普遍偏愛年輕人的招聘趨勢下,應屆生確實更容易獲得大廠入場券。但這個賽道的殘酷性就在於,當青春的紅利消退,「中年職場危機」便悄然而至——企業更傾向用年輕畢業生替換高薪老員工。
人至中年,年齡焦慮疊加「上有老下有小」的多重經濟壓力,似乎是在選擇大廠時就埋下的一顆隱形炸彈。與之相比,體制內相對穩定的人員結構,以及公積金比例、醫療報銷、退休金等長期保障,明顯降低了中年以後的生活風險。
小董本科畢業於師範院校,對教師行業更熟悉。在獲得教師offer之前,小董還備考了公務員選調生,但因為準備不足,她最終放棄了考試。
小董最初投遞大廠,更多是出於害怕考公失敗無班可上的「保底」心理。
游上「體制」的岸
「再也不想過996的生活」,這是小董偏好體制內的原因。儘管沒有相關的實習經歷,但小董相信,體制內的工作能讓她實現「平靜地活著」。
在物理專業讀研的這三年,小董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實驗室,在這個成果導向的大環境中,她時常感到「內耗」,原本讀博的打算也在壓力中逐漸被消磨。讀研期間,她發現自己並不喜歡「闖蕩」,而體制內工作能給她想要的安穩。
除了對穩定工作的追求,小董的體制之旅還有些「無奈」的色彩。秋招時,小董向幾個有名的網際網路大廠投遞了簡歷,但結果都不甚理想,有的甚至連簡歷初篩都沒有通過。對此,她將原因歸結於自己的相關實習太少。理工科研究往往需要長期投入和高度專注,讓導師同意學生外出實習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董也不敢主動嚮導師提出實習的想法。
與小董不同,張餅拿到大廠offer的過程相對順利,但她同樣選擇了考進體制內。張餅評價自己是「容易焦慮」的人,而大廠裡的工作往往需要對某些kpi負責,這會給她較大的精神壓力。
與小董一樣,張餅沒有實際體驗過體制內的工作,但她認為事業編的工作即使也會忙,但至少能保證雙休和假期,從而給自己留出更多的生活時間。
除了追求工作穩定和鬆弛的生活狀態之外,張餅還細細地算了一筆經濟賬。大廠給她的offer工作地點在北京,這讓她不得不考慮戶口和買房的問題。而即便是租房,北京的房租也十分高昂。如果想要個人空間選擇獨居,房租支出可能佔到薪資的近40%。再加上各種生活開支,儘管大廠的薪資比事業編高得多,但除去生活成本,最後實際到手的金額差距並不大。
變換的時代浪潮
38歲的石芒目前在湖南某事業單位工作,2010年從南昌大學畢業後,英語專業的她曾入職阿里巴巴國際事務部。儘管最終因家庭原因辭職,但石芒還是認為,在阿里工作的兩年時間,是她人生中一段寶貴的經歷。
石芒當時的工作偏向於銷售,每一階段都面臨著相應的績效考核,競爭十分激烈。但她並不覺得累,反而「激情滿滿」,只想著「怎麼把工作做好,怎麼拿最多的工資」。在石芒的講述中,阿里的文化氛圍很有活力,雖然辛苦,但能夠接觸到最新的技術和理念,「當時我們沒有什麼卷不卷的概念,就感覺這樣的公司文化很好」。
2010年中國電商剛剛起飛,拼多多、抖音尚未面市,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在中國電商市場中佔據絕對主導地位。2010年6月,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寶親自前往阿里巴巴杭州總部考察。這讓石芒受到很大鼓舞,她意識到自己的工作正在為國家經濟發展做貢獻。「確實會有很強的成就感」,石芒說。
然而,與十五年前畢業的石芒相比,今天大學生的就業選擇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
首先,高校畢業人數規模就已經發生了較大的改變。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從2016年的765萬人持續攀升至2024年的1179萬人,今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222萬人,十年間規模擴大近1.6倍,增速也顯著加快。隨之帶來就業市場競爭壓力的持續加劇。
根據智聯招聘就業數據報告,2024屆大學畢業生最想去的機構前兩名分別是央/國企、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總佔比為68.59%。同時,畢業生最理想的崗位類型中選擇公職類的最多,高達44.11%。
在變換的時代浪潮下,「穩定」的體制內工作似乎越來越得到大學生青睞。除了社會心態和就業觀念轉變的影響外,體制外的工作變得更加難找,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更多大學生嘗試通過「考公考編」上岸。
從捲進大廠到游上體制,面對「不確定」的未來,這代大學生試圖尋找「穩定」。這既是經濟週期波動下的求穩策略,也暗含著代際價值觀的遷徙。
在張餅看來,其實無論選哪條路,都有可能後悔,然而誰也無法預知未來的事情,「考慮清楚(當下的形勢與自身條件),然後落子無悔,對自己做的決定負責」,這對張餅來說就是能力範圍內最好的選擇。
来源:新潮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