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地震暴露中國企業建築質量隱患(圖)

作者:MC小臣 發表:2025-04-01 08:3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曼谷
曼谷乍都乍地區一棟建築倒塌(圖片來源:Lauren DeCicca/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4月1日訊】3月28日,緬甸曼德勒發生了規模8.2的強震,震波蔓延至周邊多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於泰國曼谷的審計署大樓在此次地震中垮塌。最為震驚的是,這座大樓由中國的「中鐵十局」承建,並且它竟成為曼谷在此次地震中唯一倒塌的高層建築。

建築抗震設計缺陷:設計不合理與結構脆弱

首先,這棟大樓的倒塌暴露了其在抗震設計上的重大缺陷。根據官方解釋,倒塌原因是因為混凝土強度尚未達標,但這一解釋難以成立。根據建築工程標準,當大樓封頂並完成結構時,混凝土的強度應該達到設計要求。因此,混凝土強度未完成的說法顯然不能解釋倒塌的根本原因。

該大樓使用的是「核心筒」加無梁樓板結構,這種設計在高層建築中十分常見,理論上應具備良好的抗震性能。然而,從倒塌過程來看,大樓的核心筒結構顯示出明顯的脆弱性,這也證實了設計上的問題。這一設計形式可能未能充分考慮到強震的情況,尤其是震波到達曼谷時強度已經顯著降低,仍然未能抵擋住這一衝擊。

中國企業建築質量問題:成本控制與施工監管缺陷

中鐵十局作為承建商,其在國內外承建的多個項目中都面臨質量控制問題。此次曼谷審計署大樓的垮塌,恰恰是中國企業在海外項目中可能存在的質量隱患之一。中國企業的建設項目往往受到成本控制和工期壓力的影響,可能在設計和施工階段做出妥協,忽視了建築安全的根本要求。

在這棟大樓的建設中,施工過程中對材料選擇、結構設計的審慎性以及質量把控的疏漏,都有可能導致了其在地震中的脆弱表現。這些問題顯示出中國企業在處理海外工程項目時,往往未能根據當地的特殊地理環境和抗震要求進行精細設計,從而導致了安全隱患的累積。

泰國建築監管失效:對外來承包商監管不足

泰國在2007年後要求所有新建高層建築具備抗震設計,但對於過去建設的高層建築和外來承建商的監管卻存在疏漏。此次審計署大樓的垮塌顯示出,在面對外來企業,尤其是中國企業時,泰國建築市場的監管存在明顯不足。當地政府未能有效監控承包商的設計與施工質量,導致外來承包商在項目中存在設計上的重大缺陷。

此外,雖然泰國的建築法規要求高層建築具備抗震設計,但並未對施工質量進行全面且持續的監管。這在某些情況下會導致承包商在建設過程中為了降低成本而做出妥協,最終影響到建築的整體安全性。

結構設計與施工中的漏洞:無法承受地震衝擊

從結構設計角度來看,審計署大樓的垮塌過程顯示了結構上極為明顯的脆弱性。根據網路上流傳的倒塌視頻,初期倒塌的部分為大樓的混凝土飛檐結構,隨後結構的倒塌從上至下迅速蔓延,顯示出整體結構在面對震波時的抗震能力遠低於設計要求。

這一倒塌過程表明,大樓的抗震設計並未充分考慮到地震引發的衝擊力,尤其是在地震震中遠離的情況下,依然無法抵抗震波的傳遞。這反映出設計過程中的風險評估不足,未能針對可能的極端情況進行足夠的準備。

對中國企業建設質量的警示與反思

從此次審計署大樓的倒塌事件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建築設計和施工中的問題,還應該反思中國企業在海外承建項目中的質量控制與監管問題。這起事件警示我們,在承包國的監管機構缺乏有效監控的情況下,外來建築企業可能為了降低成本而忽視建築安全,最終導致災難性的後果。無論是設計、施工還是質量把控,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的建設質量應該引起更大的關注和討論。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上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