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與明三十六姓


琉球群島位於日本西南,臺灣西北,由奄美諸島、沖繩諸島和先島諸島組成,就像西太平洋上的一串晶瑩珍珠。隋朝時,這裡建立了一個王國。據記錄琉球國歷史的琉球官方文獻《中山世鑒》載:「隋使羽騎尉朱寬至國,於萬濤間見地,形如龍浮水,始曰流。」硫球向中國朝貢始於明朝初年。明史載:洪武「五年正月,命行人楊載,以即位建元詔告其國。其中山王察度,遣弟期泰等隨載入朝,貢方物。」從此,琉球與中國建立起長達五百餘年的朝貢冊封藩屬關係。此後不久,朱元璋賜閩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往來朝貢。這三十六姓中,在琉球聲名顯赫者有梁、蔡、毛、鄭、陳、曾、阮、金等姓。從明洪武五年(一三七二年)到清嘉慶五年(一八○○年),四百多年過去,閩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後裔的情況,由於一個人、一本書而得到見證。這個人叫李鼎元,這本書名《使琉球記》。

乾隆五十九年,琉球國中山王尚穆薨,世孫尚溫於嘉慶三年遣使中國,表請襲封。《清史稿.琉球傳》載:「琉球國凡王嗣位,先請朝命,欽命正副使奉敕往封,賜以駝鈕鍍金銀印,乃稱王。未封以前稱世子,權國事。」明清兩朝,共有二十四次中國冊封使遣往琉球。李鼎元就是嘉慶五年冊封琉球王尚溫的欽命副使。是年五月初七午刻,兩艘封舟帶著中國皇帝敕封硫球國王的詔書、敕諭,賞賜國王、王妃的蟒緞、妝緞、錢幣等賞品,滿載船戶及從客的交易貨物,從福州五虎門起碇開洋,出官塘尾,過米糠洋,經彭家山、釣魚島、赤尾嶼,在十一日醜刻抵琉球姑米,十二日辰刻進那霸港。此後便在琉球度過半年海島生活,舉行冊封大典,體察政風民俗,遊覽名勝古蹟,開展社會文化活動,等候季候風調向,並於同年十一月初一返回福州。《使琉球記》一書就是李鼎元此行所寫日記,刊刻於嘉慶七年,成為清政府此次冊封活動最為完備的實錄,就中可以窺探明代閩人三十六姓後裔的一些情況。

明三十六姓後裔當時聚居的久米村,座落在王都首裡側畔。首裡、泊、久米、那霸四府為王畿,是琉球國王直接管轄的地方。正因為這裡居住著文化素養、經濟狀況和社會地位相對優越的中國移民,從生態環境上看,遠望久米村,「人煙輻輳」,「竹籬剪剔可入畫」。士大夫家庭都很注重園藝,精心經營庭院,種植奇花異卉,迭砌假山池苑,」率有丘壑,供人遊覽。」久米村還有兩座園中大廟,一為孔子廟,一為天後、關帝廟,都頗具規模。

孔廟「堂三楹」,中堂奉祀孔子塑像,署以「至聖先師孔子神位」,左右兩龕各有一人立侍,手中分持《易》、《書》、《詩》、《春秋》四經。堂外有露臺,東西兩面筑以石階,須拾級而登;柵如欞星門,中仿戟門,外圍臨水,作為屏牆,顯得深幽神聖。天後、關帝廟也是三楹格局,中祀天後,西祀關帝。天後、關帝都是中國民間尊奉的保護神,不過天後的職責偏重於海事方面,故而世界上凡有華人居住的港口,大都建有天後廟、天妃宮。天後或稱天妃,俗名林默娘,宋朝福建莆田湄州人,相傳以施藥救疫、行孝行善而成神,佑護往來海舶,拯救海難,屢顯靈聖。

久米人的子弟大都受到良好教育,特別是官吏和士大夫家庭。學校就設在孔廟之堂北。「久米士之秀者,皆肄業其中,擇文理精通者為之師,歲有稟給。」學校教育以漢語漢文為基礎。會說話,就教以漢語,會寫字,就教以漢文。十歲時稱「苦秀才」,國王賜給大米一石;到十五歲剃髮,先拜謁孔子,再晉見國王。國王把他的名字登錄在籍,稱為「秀才」,賜給大米三石。那時大米是琉球稀缺的珍貴食品,只有王族和官吏才能享用,老百姓只能吃地瓜。」稻田少,薯田多。國人以薯為命,米則王官始得食。」擔任中國冊封使陪臣的久米人子弟,還有資格與王族子弟一起進入北京的太學讀書。

依照琉球官制,居住在王都首裡的尚、向等王族七大姓,世代為王室婚姻,法司、紫金大夫這種等級的官員,均不出七姓。其子弟十四歲以後入王宮應差,漸以資授職,由庫司官積功至遏闥理官、耳目官而至法司官。那霸人則以商為業,多富室,由夥長積功至那霸官,能漢語者用為長史,但沒有當大夫的。久米人的子弟在琉球孔廟學府肄業後,其仕途的第一步就是當通事(翻譯),逐漸積累功勞,晉升為都通事、通議大夫、而止於紫金大夫,想再升遷至法司官,就難乎其難了。只有肆力於古文,著有《蓑翁語錄》、《至言》等書的蔡溫,因為學優功勛,被琉球王破格擢拔為法司,舉家遷往首裡,與王族七姓同貴。蔡溫之前,還有一個鄭回,積功至法司,後來被日本人抓去,堅貞不屈,誓不降日,被日本人殺害了。久米人就這樣成為琉球國中最負文物聲名的族群。無怪乎李鼎元慨嘆道:「國重久米人,有以也。」

明閩人三十六姓對於琉球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琉球號稱「守禮之邦」,「禮」的傳播是三十六姓的教化之力。以婚俗為例,三十六姓初來時,琉球男女相悅,便相匹偶。經三十六姓教導影響,此俗遂革。結婚時也實行迎娶,鼓樂彩轎,小具酒宴。其它許多民俗,如五月端陽賽龍舟,七月十五做盆祭等,都與中國同。琉球士大夫還特別重視作為中國第一藝術的書法。來向李鼎元求書的人往往自帶紙張,饋贈異卉,在門前專候。「球人重書,請者甚眾,兩手不能及也。」

明代閩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自然也成為琉球對外貿易的生力軍。琉球對中國的朝貢貿易,光是有明一代登錄於正史的,就是一百七十一次;此外琉球還開展與日本、朝鮮以及東南亞諸國的中繼貿易。琉球商船穿梭於中國福州、朝鮮釜山以及泰國、越南、馬六甲、蘇門答臘、爪哇等地港口,確有」以舟楫為萬國津梁」之勝概。官至紫金大夫的程順則還著有《航海指南》,言渡海事甚悉。

在公元一八零零年的這次冊封活動中,明三十六姓後裔的主導作用,更是顯而易見的。被派到中國來迎接清朝冊封大使的梁煥,從前就當過通事,已經四次晉京。他除了當翻譯,掌控封舟羅盤指針,決定航向外,回國後的要務就是策劃、確認冊封大典的各項儀規、禮節、規格。漢語講得最好的紫金大夫鄭得功,以及另一位紫金大夫毛廷桂,當仁不讓地充任陪臣,專職陪同清朝冊封大使遊覽琉球山川名勝、市廛村社,介紹琉球風物人情、掌故傳說。冊封大使完成使命返國時,奉其王命護送封舟的,則是都通事蔡清派。

歷經數百年的融合融化,明三十六姓後裔已經完全融入琉球主流社會。但是到了十九世紀末,清朝這個老大帝國,由於政治腐敗,故步自封,已經日漸式微乃至迅速沒落,日本明治政府趁機加緊了吞併琉球的步伐。一八七二年宣布廢除琉球王國,設立琉球藩。三年後,一八七五年又強迫琉球使用日本年號,停止向中國朝貢,廢止雙方冊封朝賀的慣例,撤銷設在福州的琉球館,規定貿易業務概由日本領事館管轄,琉球與清朝的交涉,概由日本外務省處分。過了四年,也就是李鼎元出使琉球七十九年後的一八七九年,日本乾脆廢除琉球藩而設置沖繩縣,連琉球國王尚泰也被擄至日本。就這樣,藩屬中國五百餘年的琉球國如此這般地被日本併吞了!明代閩人三十六姓後裔及首裡王族七姓均被迫改為日本姓名。

一九四五年,琉球群島發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為慘烈的沖繩之戰,四分之一琉球人死於美軍的炮火和日本兵的虐殺(被當成間諜或叛徒),琉球王國的許多文物古蹟都在戰火中毀於一旦。美軍佔領琉球三十二年後,出於冷戰戰略的需要,一九七二年美國將沖繩的行政權歸給日本。在現在的沖繩縣立博物館中,有一口鑄於一四五八年,曾懸掛在琉球王都首裡正殿門前的「萬國津梁鐘」上的銘文,依然默默地訴說著琉球王國曾經的風采和榮耀。

「琉球國者,南海勝地也。鍾三韓之秀,以大明為輔車,以日域為唇齒,在此二之間湧出之蓬萊島也。以舟楫為萬國津梁,異產至寶,充滿十方剎,地靈人傑,遠扇和夏仁風……」



来源:古韻國學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