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戴烏紗帽的官員繪畫
如今提起「烏紗帽」往往與當官相聯繫。其實早在東晉成帝時,凡在都城建康(南京)宮中做事的人,均戴一種用黑紗做的帽子,人稱「烏紗帽」。南北朝宋明帝時,這種帽子在民間也流傳開來。於是,「烏紗帽」遂成為民間百姓常戴的一種便帽。
隋唐時,天子百官士庶都戴烏紗帽。但為適應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隋朝用烏紗帽上的玉飾數量來顯示官職大小:一品有九塊,二品有八塊,三品有七塊,四品有六塊,五品有五塊,六品以下就不准裝飾玉塊了。
趙匡胤登基後,為防止議事時朝臣交頭接耳,就下詔書改變烏紗帽的樣式:在烏紗帽的兩邊各加一個翅,這樣只要腦袋一動,軟翅就忽悠忽悠地顫動,皇上居高臨下,看得清清楚楚;並在烏紗帽上裝飾不同的花紋,以區別官位的高低。
朱元璋定都南京後規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和辦公時,一律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束腰帶。清代官員的烏紗帽被換成紅纓帽,但人們仍習慣稱官員丟官為「丟掉烏紗帽」。
来源:華夏經緯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