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市已不僅是泡沫


中國房地產是否有泡沫,國內專家各執一詞,分成了兩派。

什麼叫泡沫?泡沫指的是一種商品價格高出了其合理的價位。那麼房子的合理價位是什麼,該如何計算?對此,國際上有很多計算尺度,如「收入房價比」,「月收入每平米價格比」,以及「租售比」等等。由於中國居民的收入來源繁雜,比較難於得出準確的金額,這裡就用租售比來衡量房子的價位吧。

所謂租售比,就是房價和月租金的比值。比如一棟市值100萬的房子,假如月租金為5000元的話,那麼其租售比就是200。而國際上通用的租售比值為160。也就是說,當租售之比為160時,房價就是合理的,當租售之比高於160的時候,房價則有泡沫的嫌疑了。

有人忍不住會質疑,為何租售比要定在160這個節點上?這一數據從何而來?

這是因為歐美房價的上下起伏,在過去的兩三百年間與通脹的幅度相似。也就是一旦除去通脹因素,長期來看房價是不變的。

舉一個具體的實例。這裡有甲乙二君,他們看中了兩套一模一樣市值100萬的房子,假設他們口袋裡都有100萬。甲君以100萬買下了房子,乙君以6250元一個月租了下來。

以歐美每年平均2%的地產稅來計算(按當年的房價徵收),為計算方便,房租的上升值和地稅的上升值正好相抵,都忽略不計。在160個月之後,甲君擁有的房子升值了,但扣去所付的地產稅、房子的維護費、保險費、管理費等等,他實際擁有的依然是100萬。而乙君把100萬拿去投資理財,他的投資(按歐美過去100年的保守的理財方式,平均回報至少8%)的回報率,正好支付房租。

在租售比160的情況下,甲君和乙君在房子上最後所擁有的財富正好相等。這一例子說明從金融的角度來看,在房價沒有泡沫的時候,其實租房和買房沒有優劣之分。這也正是為何歐美的大城市,長期以來租房和買房的比例相當。

由於中國目前不用支付地產稅,所以160的租售比,可以提高至200。如果還是以市值100萬的房子為例的話,假如月租金為5000元,那麼從金融角度上來看,房價就不存在泡沫,而一旦房租低於5000元,房價就有泡沫之嫌了。

但事實上,當今中國房價的租售比,已經普遍超過了200,特別像「北上廣」那樣的大城市,租售比平均為500,超出800到1000的也隨處可見。按先前那個甲乙二君實例來看,那在中國租房簡直太合算了。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有專家堅稱中國房價毫無泡沫,我倒同意,因為再以泡沫來形容中國的房價,已經不準確。

有泡沫又怎樣?國內好些專家說,中國國情不同,我們這兒的房價只會漲,不會跌,即使有泡沫也不會破。這句話,30多年前南美人說過;20多年前香港人說過、臺灣人說過、東南亞人說過,日本人也說過;幾年前美國人說過、愛爾蘭人說過、俄國人說過、迪拜人也說過……大家往往都真心的堅信,即使其他地方的房價會跌,可他們那兒的房價只漲不跌,絕對不會跌!

但遺憾的是,結果都有那麼一天,那兒的房價突然掉頭向下……

拙作《中國房市已不僅是泡沫》首發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多家一線財經媒體轉載,無數網站轉貼。

其實我文章的立意非常清晰,說的是中國的房價如果按國際通用的租售比來衡量,非但有泡沫,而且在北京上海杭州這樣的大城市,由於租售比普遍超過一般標準的3到5倍,用泡沫來形容已經不夠準確了。猶如普通的秤最多到達300斤,如果一個人的體重超過了600斤,在醫學上就不能用fat(胖)來形容,只能用obesity(中文裡好像還沒有對應的詞,暫且翻譯成「痴肥」吧)。

可好些網友的跟貼卻非常滿擰。

比如有個網友在跟貼中寫道,既然租售比太高,超過合理比值的幾倍,那不是很簡單嗎?只要房租漲個幾倍,房價不就沒泡沫了嗎?

初看這個跟貼,第一感覺這位網友真有才,太雷人,太會逆向思維了!看來,國人財經知識的普及還遠遠不夠。我立刻簡短回覆:首先,房租是不可能像房價那樣飛漲的;其次,如果能用漲房租來抵消房價泡沫,那還沒等泡沫消失,中國經濟早就被惡性通脹給拖垮了!

為什麼說房租不可能像房價那樣飛漲呢?非常簡單。

首先,租房不同於買房,買房能夠靠借貸,能用所謂「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但房租必須現金支付不能借貸,房租一旦漲到租客無法承受時,就找不到房客了,形成有行無市,怎麼可能再往上漲呢。所以,租金最符合真正的市場供求關係。特別是各大城市,租房客基本都是中低工薪階層,其中多數租房者都從異地而來,本來就收支相抵,已經捉襟見肘,有剩無多,一旦房租超過其收入的一半,立馬連做夢的地方都找不到了,逃離便成為現實。事實上,目前好些人已經在談逃離北上廣了。

這一點在歐美特別明顯。前些年,歐美有些大城市,房價因為新移民特別是來自中國大陸的熱炒而一路飆升。但不管房價漲多高,房租就是不同步上揚,最多跟當地人的平均收入成比例。

就拿多倫多來說,1998年我從紐約到多倫多時,租一套酒店式公寓,一房一廳加太陽房,租金1500加元,而當時這套公寓市價20多萬加幣。十年後的2008年,我再次從紐約回來,多倫多的房價漲了一倍,又租下了同樣的公寓,月租1800加元,漲幅不過20%,和收入增長正好同比。而溫哥華就更明顯了,與中國一線城市很相似,這幾年由於全世界的富人,特別是香港臺灣,以及中國大陸移民增加,將房價炒到高至離譜,比多倫多高出很多。但由於當地人收入比多倫多人低,其房租相對於房價來說就更加便宜,我這套公寓如果在溫哥華的話,1500加元就能租到。而要是在北京上海,同樣的公寓至少要500萬人民幣,比溫哥華還要貴,但房租只需5千人民幣,合加幣750,只是溫哥華租金的一半。

其次,房租是進入CPI進行計算的,房租上漲必然帶動CPI的上升,不要說房租上漲幾倍,即使普遍漲幅超20%,CPI就可能超過5,便呈現惡性通脹。而惡性通脹對經濟影響遠比房價泡沫更可怕,屆時政府必然會出手干預。例如美國的里根年代,為壓制惡性通脹,美聯儲大幅提升利率到達18%,結果惡性通脹止住了,但引發了經濟危機。

另有網友說,要是房租再漲,租不起的話,那就乾脆買房吧。看到這句話,我又不禁為他的「幽默感」而苦笑。在如此高房價之下,如果連租房都租不起了,又何談買房呢?這猶如當年有一個皇帝說,飯吃不飽,那就吃肉唄。以現代人的話來說,我開不起汽車,那就開飛機吧。

這篇文章還驚動了中國的房產界,有位地產名人發博文反駁,說我不瞭解國情,說中國房地產非常特殊,再次表明中國房價只會上漲,不會下跌。

其實這個「中國的特殊性」,非但在中國吹起房市巨大泡沫,在全球所有中國人的聚集之地都吹起了大小泡沫,如溫哥華、悉尼、多倫多、紐約的唐人街和舊金山。特別在全球的經濟危機之際,唯獨中國人在搶購房子,形成了一道「亮麗的景觀」。澳大利亞從去年7月開始,對外國人實施房子限購,這在號稱自由市場的西方國家實屬罕見,可能是對外國人(以中國人為主)在澳洲炒房忍無可忍了;在我前面已經提到的溫哥華,近期英文媒體大幅報導華人(尤其是中國大陸買家)在溫哥華的搶購房產潮,已有開發商收到本地人士的抗議電郵,指房價過高遺禍下一代,且華人已太多,應該限制移民,有人甚至揚言要炸毀開發商的辦公室。

本人雖然在北美生活了20多年,但對於中國人特殊強烈的,來自基因中的土地房子情結何嘗不懂?!也正因為如此,我只說中國房市存在泡沫,而從不預測房價何時會漲何時會跌,因為這正是中國的國情所定。

不過遺憾的是,古今中外,泡沫都會以破滅而告終,無一例外,不然的話經濟學就要改寫了。我們不是生活在童話世界裡,即使在中國人的地盤,臺灣大跌過、香港大跌過、就連最愛炒房的溫州人的老家溫州也下跌過……從經濟的角度上來說,有泡沫,早跌比晚跌好,就像病人,早治比晚治好一樣。

結論:房租即使上漲,也漲幅有限,和當地人收入增加成相應比例;而泡沫呢,再重複一下,泡沫最終都會以破滅而告終!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陳思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