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房退市再揭中國「軟肋」

作者:孫立堅 發表:2010-06-30 12:5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當地時間6月16日,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發表聲明,要求美國兩大抵押貸款巨頭房利美與房地美(下稱「兩房」)的股票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理由是這兩家公司的股價長期表現不佳。「兩房退市」的消息引起中國社會強烈「震撼」:畢竟這關聯到中國數千億美元資產今後生死未卜的命運。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層面:

首先,「兩房」會不會完全倒下?最近我在瀏覽美國前財長保爾森寫的《峭壁邊緣》一書,充分感受到「兩房」給自己和國家所造成的巨大麻煩。目前,根本看不到美國經濟復甦的任何徵兆,因之,「兩房」給美國政府帶來的麻煩會越來越大,給中國經濟投下的陰影會越來越強烈,這次「退市」事件就是這種「厄運」的一個具體表現。可以說,即使「兩房」暫時不會出現「價值打折」,但因為它們的退市,會使我們所購買的「兩房」債券完全失去能為我們創造財富所需要的「流動性」!

其次,「兩房」若繼續厄運纏身,業績糟糕的話,那麼,我們會受到怎樣的影響?事實上,我們很擔心美國經濟半死不活的狀態繼續下去,那麼,除了「兩房」不得不走向賤賣之外,更多泡沫經濟時代繁榮一時的美國大金融機構,都會陸陸續續出現資產負債表更加惡化的狀況,從而使得與這些機構發行的證券資產密切相關的中國外匯儲備(存量資產)變得更加缺乏流動性,那麼,美元的財富價值也僅僅是無法實現的賬面價值。

再則,美國政府對兩房有何應對措施?如果繼續挽救「兩房」,就會打亂「退市」計畫。如果美國政府最後決定拋棄這個「扶不起的劉阿斗」,會不會產生第二次金融風暴——可能來自於美國金融市場再次出現嚴重的傳染效應;當然,也可能來自於國際債主的被迫「離場」。這種被迫離場對中國而言,代價可能是巨大的,因為我們是美元國債的「大莊家」,每搬遷一批美元資產「離場」,就會因為美國國債價格的迅速下跌而無法獲得期待的好收益,同時,也會讓中美關係顯得越來越緊張起來。

可以說,今天中國外匯儲備的流動性和收益性,令人擔憂,也在某種意義上,觸及了中國出口導向的經濟增長方式這一「軟肋」,這也再次喚起我們對加快增長方式轉變(重視「增量」)的渴望和對外匯儲備管理多元化(消化「存量」)的追求,以及對人民幣國際化(全面覆蓋)的嚮往。

不管怎樣,兩房走到今天這種地步,給中國的金融改革和增長方式帶來很多教訓:

第一,當市場繁榮時,對未來市場的盲目樂觀,使「兩房」完全忘記泡沫經濟可能形成巨大風險,從而導致業務擴張過度、系統性風險不斷膨脹的局面。相比之下,今天,當中國經濟的增長支柱還主要來自財政支出、產業政策扶持和寬鬆的貨幣政策等方面,而不是像危機前那樣,由市場自發的投資和消費來支撐高速增長,那麼,面對這種靠政府「輸血」救市所構成的高增長勢頭和房地產市場價格膨脹的局面,我們更加不能盲目樂觀,更應該在打造能夠盡早形成「造血型」的市場經濟全面復甦的環境方面,投入更多的智慧和改革。

第二,當金融機構受到政府過多保護時,它會對風險控制產生麻痺,更可能會增加追求高收益而不顧高風險的項目投資,這種道德風險會綁架政府、納稅人,從而會進一步動搖社會穩定的基礎。今天中國地方政府和地方銀行之間之所以密切配合,放大信貸,很大程度上他們互相之間都認為,對方有一個強大靠山來承擔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所以,今後一旦地方債問題得不到有效管理,那麼,它們所帶來的不良資產,也一定會像「兩房」一樣後患無窮。

第三,「兩房」在資產泡沫的時候,成功地推進了資產證券化的進程,分散了它隱藏的巨大的系統性風險,在這中間,美國金融機構是得益者,它們既爭取了政府的保護,同時,也讓外國投資者給它們提供了幾乎沒有成本的「流動性保險」。那麼,中國今天實體經濟的收益讓全世界分享的同時,由於全球化的推進所帶來的巨大的流動性過剩以及由此產生的金融風險,卻無法讓這些「受益者」公平地去負擔它們應該承擔的那部分金融風險和管理成本。中美金融管理能力的巨大差距,讓我們感受到了金融變革的緊迫性!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東方早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