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庸:今日中國大陸的官僚壟斷資本(圖)

作者:吳庸 發表:2009-09-23 22:3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以2003年國務院建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為標誌,短短五六年時間,由官辦的、以高度壟斷性為特徵的新型資本已初具規模。它是國有的、由全國納稅人的稅金養活的資本,又是高度壟斷性的資本。國資委宣布,國有企業必須對"關係國家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保持絕對控制力","對基礎性和支柱產業領域的重要骨幹企業保持較強控制力",一句話,這是它劃定的壟斷範圍,嚴禁任何力量妨礙它的"絕對控制"權和"較強控制"權的行使。國資委2006年宣布,它管轄的中央企業中,80.2%的資本集中於25%的央企手中,這些企業控制了石油石化、電力、通信、運輸、礦業、冶金、機械、國防八大行業。中央企業壟斷了全部原油、天然氣和乙烯生產,壟斷了全部基礎電信服務和大部分增值服務。在2006年全國工業產量中,中央企業佔有的份額,發電量約為55%,民航運輸量為82%,水運貨運量為89%,高附加值鋼材約為60%,水電設備為70%,火電設備為75%。這些絕對壟斷或相對壟斷優勢表明,壟斷資本已經初顯頭腳。

國有企業是共產黨人建立政權的經濟基礎。國有制的首倡者馬克思與恩格斯在黨的綱領《共產黨宣言》中,明確提出奪得政治統治後"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手中","把信貸集中在國家手裡","把全部運輸業集中在國家手裡","增加國營工廠"等等。列寧、斯大林、毛澤東均照此辦理。遺憾的是,國有企業不論在共產黨人手中怎麼擺弄,其效益總的趨勢是投入多,產出少,投入產出率往往為負數,甚至弄得資不抵債,企業成為空殼。毛澤東總結過"鞍鋼憲法",試圖挽救,未見成效。朱鎔基宣布國企3年脫困,鼓搗多年,未見起色。實在是走投無路了,這才悟到,既然政治上實行壟斷,由一黨獨掌政權,經濟上也要與之配套,由一黨獨佔經濟鱉頭才是出路。於是,下決心把國有中小型企業(佔國有企業戶數95%)甩掉,讓它們實現產權多元化,大多數都不再歸國家所有,對國有大型企業,則大部分收攏到國資委麾下,把它們做大做強,簡言之,放小抓大,以擺脫國有企業衰而不振的局面。

當局擺脫困境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他們急於把國有大型企業改組改制,使之膨脹。國資委成立時管轄中央企業198戶,2005年壓縮到169戶,2006年再壓至159戶,直到2009年7月8日壓至138戶。國資委的雄心是,到2001年將管轄的中央企業縮減為80到100戶,個個成為超大型壟斷企業集團。2005年的數據顯示,按國有資產數量排隊,前80名的中央企業,其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佔全部中央企業的92%和99%,就是說,國資委打算只培育80到100戶巨型的壟斷企業寡頭,就可以操控整個國民經濟。為此,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多次給央企負責人施壓:"國家給3年時間,(你們的企業)必須成為行業的前三名......達不到的就要調整,不是你調就是我調。"所謂"調"就是強行改組。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國有大型企業迅速組合、兼併的浪潮。壟斷之勢迅猛發展,不可小覷。

怎樣評價這場經濟壟斷的風暴呢?

(一)壟斷就是獨佔,與自由競爭是不相容的,無論是政治壟斷還是經濟壟斷都是如此。經濟壟斷必然限制和抵制市場的自由競爭,必然破壞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而且,經濟壟斷牟取壟斷利潤,破壞市場經濟中價值規律的貫徹,使社會財富的分配畸形化,促使社會矛盾激化。政治上的壟斷是有悖現代民主潮流的獨裁勢力的要求,經濟上的壟斷則是反對市場經濟潮流的寡頭勢力的要求,這兩者在中國大陸正在合二為一。在現代文明世界,對經濟發展的壟斷傾向、寡頭傾向一向是採取經濟的、法律的和社會的諸多措施予以防止和削弱,這是那裡的民主政權的使命。雖然中共政權也於2008年頒布了《反壟斷法》,但該法明確地把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拼裝壟斷資本的活動劃至界外,它宣布:"國有經濟佔控制地位的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行業以及依法進行專營專賣的行業,國家對其經營者的合法經營活動予以保護",這就使壟斷資本和寡頭資本的形成合法化。不僅如此,這些位於市場競爭之外的壟斷企業,比如壟斷了石油開採和煉化的中石油集團和中石化集團,它們的成品油零售價格是由政府給出的指導價決定的,這兩個企業集團很容易形成價格壟斷的協同行為從而侵害消費者利益,這是壟斷集團自身的利益使然,不管舉行多少次價格聽證會也無濟於事。今年上半年,汽油的國內零售價格漲幅較大,93號汽油平均每升6元左右,其對應的國際油價為每桶130美元,但上半年國際油價回落到每桶55美元的水平時,國內汽油零售價格卻不相應下調,所以,消費者喊冤說,中國油價比美國還高。這種現象說明,經濟壟斷排除市場競爭,政府及其國有企業必然存在一種攫取壟斷利潤的強烈願望,這種利益的趨動作用不是誓作"正人君子"的人所能克服的。壟斷資本的形成與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背道而馳,它將在起決定作用的領域使價格失真,壓縮市場經濟配置社會資源的作用,經濟生活將被壟斷資本左右,表示社會貧富分化的基尼係數將急劇上升,中國大陸將成為官僚壟斷資本的天下。這是建立壟斷資本的必然趨勢。

(二)經濟因素高度集中乃至達到壟斷程度,主要依靠剝奪兩種利益才能存活。(1)依靠搶劫自然資源,包括可再生資源與不可再生資源。那些挖掘自然資源的行業,它們的產品中包含大量不可再生資源。據說世界已探知的石油儲量只能再開採40至60年,已探知的煤炭儲量只能再開採100年。這些資源是無價之寶,花多大代價也無法由現代人類予以複製,它的寶貴價值無法以現代的價值觀念予以評估。日本政府就有此眼光,它購買中國煤炭貯於岸邊海中以備未來之需。中國大陸政府沒有如此長遠打算,只顧眼前得利。因此,在大陸,不可再生資源的廉價推銷是驚人的:原油的國內市場價,1993年每噸僅500元,2005年升至2000多元。即使價格如此低廉,石油三巨頭每年還獲暴利500億至1000億元,因為石油的年採量已達到1.8億噸的巨額數量。大量挖掘,大量拋售,目的就是支撐GDP的數值猛增,以此顯示政府的經濟成就。而政府所收的資源稅,從1993年至今一直停止在每噸8至30元,簡直微不足道。大陸政府這種急功近利政策,使壟斷企業因獨攬自然資源並廉價拋售而獲得巨額暴利,是實足的罪過!將來子孫後代一定會追究這些決策者出賣祖國自然資源權益的責任,就像追究中央決策者多次大量出賣祖國領土的責任那樣。(2)大陸政府通過價格剪刀差從農民手中掠走巨大財富,用來扶植國有企業四處蔓延,力求讓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主導"了沒有,很難肯定,人們看到的只是農村經濟被"主導"到蕭條境地,把農民剝奪到幾乎精光地步,迫使農村年青勞力、男性勞力到城裡打工度日。高達1.4億打工族忍受著低工資待遇,忍受著每年20%的失業率,忍受著老闆剋扣工資、不得不以死抗爭的艱難處境,忍受著沒有任何社會保障(最近有所調整)、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惡劣條件。他們蓋起了天安門前有如墳頭的國家劇院,蓋起了奧運村有如棺材的奧運會場,他們對這個國家作出了巨大供獻。然而,由於舉辦奧運而被當作賤民趕回家鄉,他們面對的是一家老小嗷嗷待哺的親族。農民是沉默的群體,他們不懂得現在的政府完全有條件將過去通過價格剪刀差而從農民身上剝奪的大量財富有序地歸還農民,他們不懂得為討還這筆欠帳而大聲疾呼、走上街頭拚命、到天安門廣場示威。他們只認識一個"忍"字--心上一把帶血的刀。官僚的壟斷的資本之所以能夠存活,就是靠攫取了這兩種資源:自然資源和勞力資源。這些權力者狠命挖掘這些資源、剝奪這些資源,才有了存活的基礎。

(三)國資委當然不會承認他們在孕育壟斷資本,在培植寡頭經濟統治。他們宣稱,若干國有大型企業在他們指引下正走上如花似玉的錦途,國資委諸公正吹著"國有大型企業新調",為他們的活動製造輿論。且摘出"新調"中的兩點,看看是什麼貨色:(1)他們用"出資人"的概念代替"所有者"。李榮融先生確認國資委是"出資人",職責是"維護好所有者權益",由此,國資委就成了國有企業"所有者"的代表,即"全民"的代表。通過什麼委託程序使他們成為"全民代表"的?如果不具備這樣的委託程序,那麼,稱自己是"全民代表"不過是共產黨人自命不凡、自我膨脹而已。歷史告訴我們,這些自誇為"全民代表"者,他們的盲目指導,他們的恣意妄為,往往是禍國殃民,與"全民"的利益背道而馳。毛澤東一個命令,將沿海國有企業遷至山區、分散佈置、鑽進山洞,這個"山散洞"決策的荒唐性一目瞭然,他作國企所有者的代表,誰放心?同樣,國資委宣稱,他們只是在組裝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的大型國有企業,誰能信?中石油集團、中石化集團、中海油公司,他們有什麼"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不過是合起來壟斷了石油開採權而已。像國資委這樣以花言巧語為掩飾,實際是要做經濟壟斷的霸主,他們能夠代表"全民"的利益嗎?(2)從組織結構的層面看,國資委是國務院部委之一,它的黨委由國務院黨組領導是順理成章的事,但中共中央卻規定國資委黨委"在黨中央領導下進行工作"。黨中央與國務院--黨政兩個系統如果不能針對國資委的活動而協調彼此的權力運作,就有發生領導權相撞的可能,這個矛盾是不能迴避的。國資委對國有資產的監督系統更趨複雜。中共中央規定,國資委設立紀委,與監察機構合署辦公。而國務院原來曾對"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派駐的監事會,仍然保留。監事會主席"仍由中央管理",監事則由國資委管理。至此,在國有企業頭上已經垂下3條監察系統:紀委、監委和監事會。李榮融先生仍覺得不夠,2004年5月他表示,"今後國資委對國有企業的監管將主要(請注意"主要")通過董事會進行"。由此成了"四龍治水"。在一般企業,董事會是決策和管理機構,不負責也不適宜負責監察任務,現在把監察與管理合於一起,兩種性質不同的任務由董事會一身承擔,這算不算國資委的一項創造呢?喬太守亂點鴛鴦譜,這樣的事只發生於敝國。不要多說,只要點出"由誰領導"與"如何監察"就可以說明,國資委這個官府衙門,權力與權力磨擦,主意與主意碰撞,一把手擁有絕對權威,多名副手眾星了捧月,機構設置愈益龐大(國資委擁有25個局級機構),辦事單位疊床架屋(國資委下設若干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整座府邸充滿官氣,所以,由這樣的官府養育的壟斷資本前面冠以"官僚"二字,官僚壟斷資本是恰如其分的稱呼。

(四)國資委主任李榮融頗為自負地說:央企是要踢世界盃的。像我們中石油,要比就跟美國的埃克森美孚比。這樣的狂言似乎說得早了些。中石油怎麼同美孚比?是技術創新能超越,設備先進能跨前,還是管理科學能服人,贏得利潤能過人?2008年,中石油淨利潤率僅及美孚的1/5,中石油員工總數卻是美孚的16倍。要趕美孚,恐怕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而且不是平坦的路。趕美孚存在一個最大障礙是,國有企業是權力的產物,它天生依附權力,依靠政府輸血而存在。不管是建立董事會,還是建立法人產權制,這些國有企業依然只能負盈,不能負虧,缺少的就是企業自身的負虧機制。如何增加這種機制,換句話說,如何在這個環節增強這些企業的生機和活力?沒有其他訣竅,在競爭行業的國有企業,必須與權力斷絕依附關係,政府不能再作市場上的運動員,只能充當市場的裁判者,只能充當宏觀經濟發展方向的規範者。競爭行業的國有企業應與民營企業一樣,做到產權人格化,使企業盈虧與具體的產權所有者存在直接的利害關係,趨盈去虧是這些所有者的利益所在,這樣,在自主經營的條件下,也就自負盈虧,承擔虧損的一切後果。這是對競爭行業的國有企業的根本性改造,沒有這一改造,要趕超美孚,怕是希望渺茫。

國資委已經為官僚壟斷資本紮好了誕生的架子,據說下一步主要是推行股份制,認為"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他們希望通過股份的摻和,啟動企業內部不同的利益機制,增強企業自身的動力。如何才能激起企業自身對資產的關心和愛護,是國有企業多年來一直探討的老課題了。工人說:黨是我的媽,廠是我的家,沒錢朝媽要,沒用的廠裡拿。要讓這樣的工人師傅關心和愛護國有制的工廠,特別是讓他們擁戴那些年薪數百萬、數千萬元外加干股、紅股、期權等等收入的高管們,讓他們同情每天揮霍公款4萬元用於享受、7年半受賄19500多萬元的中石化集團總經理陳同海,難矣哉!且看國資委如何通過股份制的推行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吧。國資委演出的這場戲,開場白已經結束,2010年才是正劇的開始。讓我們正襟危坐,幕布正待拉開。

(2009.9.21)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新世紀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