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擬對44個漢字整形 網民批「窮折騰」


8月12日,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李宇明表示,根據學術界反覆討論的結果,教育部決定漢字原則上不恢復繁體,這一表態終結了一段時間以來漢字簡繁之爭。同日,教育部就剛剛研製出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瞬間引起另一輪爭論:正在徵求意見的《通用規範漢字表》中不僅恢復了51個異體字,還擬對44個漢字"動刀整形",調整其寫法。對此,有網站進行了網路調查,在該項調查中,多數網友表示反對。

44漢字"整形"

按照這份《通用規範漢字表》,"琴""親""魅"等44個漢字在專家倡導下進行了寫法調整。

如:"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後一筆由"橫"變為了"提";"唇"字的廠字頭由半包圍結構調整成了上下結構,"親""雜""殺"等字底下的"豎鉤"改為"豎",最後一筆由"點"改成"捺"......

對於異體字,新研製的字表收入了51個異體字,主要用於人名和地名,其中包括人名中常見的"喆"和"淼"。對異體字不再簡單提"淘汰、廢除",但在使用上有明確要求。

此外,既然漢字原則上不恢復繁體,為何這一次有6個繁體字納入漢字表?對此,《通用規範漢字表》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寧教授表示,現在恢復的繁體字都是必須恢復的,"比如硃砂的‘硃',這是一個科技用字,但恰恰是一個繁體字,你不拿出來,有些科技地方就沒有辦法說,所以這個字不能不恢復。"

網民反應;

調查:逾八成認為"窮折騰"

"44個漢字寫法可能調整",網友怎麼看?其中,87.14%網友表示反對,認為此舉純為 "這不窮折騰人嗎?";僅有2.69%的網友贊同,認為修改原因有理可依;另外有7.29%參與調查的網友持觀望態度,但"希望有關方面仔細斟酌",另有 2.88%的認為無所謂,"反正現在都改用電腦了"。

聲音:要改就統一,否則就別動

網友"踏葉逐風"認為,"文字是文明的重要標誌,可不斷補充、完善,但對成型的、廣泛使用的文字輕易改動,不可取。"另一位網友"禾水尹"也提到,現在是信息時代,要修改,涉及的面太廣,會引起文字混亂。

網友"蘭花草"反問:"如果真的那樣改,‘小'是不是該改成‘豎撇捺'呢?"她認為,要改就全部統一,不改就不要動,"一些改一些不改,我們這些都懵了,以後輔導娃娃寫字都有問題。"

新華時評:漢字"整形"需慎行

據有關部門介紹,此次編製的《通用規範漢字表》歷時8年,經過專家全盤考慮、反覆研究才得以出臺。但是,已經廣為人們接受並廣泛使用的常用字要不要改、怎麼改,恐怕不能光考慮專家們所說的漢字"字理"問題,更重要的要看應用是否方便。

漢字是一種負載信息的書面符號。只要人們普遍願意使用並能明白其表達的意思,這樣的漢字就很好地完成了它的使命,無須修改;反之,那些容易讓人產生歧義,或者書寫不方便的漢字就需要修改。綜觀此次 "整形"的44個漢字,絕大部分都具有通行度高、易於識別的特點,何必改頭換面呢?

此次推行新字表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為方便信息儲存和管理,但是,一些字在"整形"後反而不規律、不統一,給應用徒添麻煩。例如"剎"和"鎩"字中的"殺"字寫法本來相同,在修改後寫法卻不一致了。這說明,此次修改在字的選擇上並不成熟。

在50多年簡體漢字的使用過程中,無論是新詞的添加還是異體字的規範,每一次調整和改進都是建立在符合人們普遍的文字審美和使用習慣上。《通用規範漢字表》尚在徵求意見階段,44個漢字要不要"整形",值得有關方面仔細斟酌。




来源:四川在線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