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書畫--信札(圖)

作者:張大千 發表:2009-06-17 14:3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書札墨跡多半都是書家隨意所寫,無修飾的痕跡,帶有鮮明的個人風格,有時比平日應酬之作更勝一籌,本幅可謂如是。張大千在此札中字體時有濃淡,時有粗細,明顯地隨著書寫時的心情或思緒起伏,尤其寫到第三紙第一行"人生今昔之感"的"感"時,或許因為情之所至,整個字體舒展開來,真可謂心手合一。

款識:目寒吾弟,入青前得武林書,便思與紫娣寫寄仕女始作覆。巡逡未成,昨又得霍邱書,亂世流離致可嘆傷,所幸老伯母大人先期還鄉,尚屬萬幸,否則此時扶老攜幼更困難也......畫展文大佳,令人生今昔之感矣,植源、非廠不時見面,彼此俱無興致。植源診金收入大減,非廠亦無一事,來日大難生活大是問題。茲先去吾弟匯上百金,收到乞即賜覆,以釋懸懸,此叩侍祺,兄札爰頓首三十日。紫娣均此,稚柳弟不知在何所?弟處有消息否?丹林書雲月眉隨名山下鄉亦無下落。

鈐印:杵臼交親、堪白吳平過目心賞。

紙本 冊頁 原圖27.3×19×3cm 1980 臺北私人收藏




来源:國立歷史博物館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