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記憶存儲於DNA而非大腦?


兩位美國科學日前公布他們的研究稱,記憶可能不像人們過去認為的是儲存在大腦中的,而是存儲於DNA基因中。

美國阿拉巴馬州立大學教授柯特利.米勒和戴維.斯維特在他們的一項研究中發現,很多遺傳基因被覆蓋了一層甲基。而當細胞分裂時,這種「細胞記憶」也會被傳遞下去。

米勒和斯維特發現,如果將一隻在籠中經受過輕微電擊的老鼠送回籠時,它通常會因為害怕而瑟瑟發抖。科學家發現,這隻老鼠在受電擊後的一個小時內,它的大腦海馬體區域的基因甲基一直在快速變化,一天後,它開始恢復正常。但如果給它們注射抑制甲基化的藥物後,再次它們送回籠時,它們就不會有害怕的表現。這說明,甲基化與大腦海馬體區域的短期記憶產生有關。

老鼠在受到電擊一天後,甲基已與鈣調神經磷酸酶基因分離開來,並附著在另一個基因上。這時,甲基化的精確模式最終被穩定下來,並一直保持這種狀態長達7天之外,直到實驗結束。因此研究人員認為甲基的變化可以使記憶成為一種長期記憶。

斯維特還表示,還有一種在DNA受損後可以立即採取行動的酶,它也是形成長期記憶的最重要因素,它會在長期記憶的形成過程中被激活,而阻斷這種酶就會妨礙長期記憶的形成。

如果DNA受到損傷,一些細胞的「記憶」就會慢慢丟失。有很多物質都會使DNA受損,但人體也有一種機制,可以防禦DNA受損和修復DNA,而這種機制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衰退,這正好與記憶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衰退而吻合。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專門研究大腦長期記憶的科學家馬賽羅.伍德認為,柯特利.米勒和戴維.斯維特的研究結果「很酷」:大腦可以借用發生生物學的一種細胞記憶形成,把人們認為值得回憶的東西都記憶下來。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