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吃粽 說來話長(圖)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此事說來話長。

粽子,其名稱廣泛,多見於古籍的文字記載裡。如晉代周處撰寫的《風土記》裡,粽子被命名為「角黍」;北周宗懍《荊楚歲時記》中謂為「筒粽」;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上稱之為「粘黍」等。

這些名稱的形成,乃是古人根據粽子之「形、物、性」三者相結合而定的。

因為粽子呈尖角形,古時用黍米作原料包成,故稱「角黍」,又因外殼是竹筒,故又有「筒粽」之稱,「粘黍」乃因其具有黏性而定名。

民間食粽子的習俗,古書中,雖有描述「五月五日,夏至節食粽」的記載,卻並無紀念屈原一說。

據專家學者分析,古代的粽子,即角黍,可能與祖先「嘗黍與祭祈」活動有關,以此慶賀或祈禱豐收年。

而到明代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一書中,對粽子的由來就與之前所述有所不同,他寫道:「古人以裹黍米成粽,曰角黍,今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物相饋送,或言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也。」

由此便知,李時珍所說,與民間流傳的「農曆五月初五屈原投汨羅江死」的故事相同。

原來,從二千二百多年以前的戰國後期,即屈原投江殉難的這天起,楚國百姓以後每年這天駕船,將飯裝到竹筒裡,投到江中以餵蛟龍,避免蛟龍咬屈原屍體。後來人們將竹筒改用薌葉,形成現代粽子的模樣以代之。

正因為食粽習俗由來已久,所以千百年來,粽子還出現了許多名品。

唐代時,粽子已成為市場上的佳品,皇都長安的「庾家粽子」,以其「白瑩如玉」著稱於世。

唐玄宗李隆基在一年端午節,吃了一種「九子粽子」,其味道妙不可言,於是讚不絕口地稱頌:「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宋代粽子名目更多,據《武林舊事》載,當時宮廷裡的糖蜜巧粽,其造型精美百出,有的結為樓臺亭榭,有的結為舟楫車馬。

當時出現的端午粽就有角粽、錐粽、菱粽、黍筒等。「黍筒」乃是四川名傳遐邇的優質粽子。

明代北京的肉角黍聞名於世;清朝乾隆時,還出現過火腿粽子。

總之,古代粽子先是從用料「黍米」改為「糯米」;接著包裹又從竹筒發展到「薌葉」、「蘆葉」、「竹葉」等;形狀由筒形而變為尖角。於是便出現了小角粽、錐形粽、秤錘粽、枕頭粽、菱角粽、狗頭粽等等。

如今的粽子,更是豐富多彩,大體分為三類。一是純米粽子,這種粽子流行全中國;二是素餡粽子,分別包有豆沙、紅棗、芝麻、花生、銀杏、柿子等;三是葷餡粽子,內藏雞肉、牛肉、豬肉、火腿等,其味甚佳,均受人們喜愛。

據報導,今年四月,臺灣舉行萬人吃粽子活動,用了三萬二千多片粽葉子,做了重達一千三百公斤的大粽子,打破了吉尼斯世界記錄,真好開心!





来源:世界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