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土資源部週二(20日)發布的2006年全國土地違法案件查處情況通報顯示,去年,全國發現的土地違法行為及立案查處的土地違法案件,無論從案件數量,還是涉及的土地面積,都較2005年有大幅上升。
國土資源部執法監察局局長張新寶說,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經濟增長是造成130,000起土地違法案件的罪魁禍首。
去年有3593人涉及土地違法案件被查處,其中兩名是省級官員。
地方政府默許
張新寶指出,一度被遏制的土地違法勢頭在一些地方出現了反彈,地方政府主導、「以租代征」仍是當前主要的土地違法形式。
張新寶認為,這是由於地方政府盲目發展經濟的衝動並未從根本上受到抑制;以及土地管理和審批制度的改革還未到位,土地「未批先用」的問題,在地方經濟發展推動下更加突出。
張新寶指出,從目前的情況看,地方政府公開、直接違法的情況已不多見,但地方政府尤其是市、縣政府為招商引資、出政績,背後支持、默許土地違法的現象大量存在。
他說:「村組集體非法出租土地、變相買賣土地現象增多,也引起了高度重視。」
據張新寶介紹,去年,全國共查處村組集體土地違法案件7316件,涉及土地面積9100多公頃,同比分別上升51.1%、119.8%。
他說,各省上報的分析報告中反映,「以租代征」現像在各地仍普遍存在,「有村組集體自己出租,有企業到村組租賃,也有政府從農民那裡租地後再出租給企業」。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溫家寶總理明確提出,今年對各類土地違法違規案件都要嚴肅查處。
拆遷何時結束?
在美國的中國經濟問題專家程曉農指出了地方政府不顧中央禁令徵用農民土地的根本原因。
他說,自從1994年實施分稅制改革以後,地方政府為了養活官員,從事市政建設,就必須要有一些新收入。他們透過所謂的城市開發,把農民的耕地變成市政建設用地,然後,把這些土地設法賣給房地產公司或者外商。
程曉農指出,這樣的收入佔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三、四成,也就是說「沒有房地產開發,不強行拆遷農民土地,中國地方政府就活不下去」。
此外,對於有部分人認為中央政府通過物權法便能夠制止非法徵用農民土地的情況,程曉農並不讚同。
他說,只有到房地產開發的泡沫破滅,地方政府征地這條路就會被現實所堵死,那個時候拆遷就自然而然停下來。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