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幾十年的三個用詞錯誤

發表:2006-10-02 18:1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這一百多年來,中國人在走向現代化的道路上,作為一個民族,我們的整個思想界,包括那些思想大師們的思考,包括今天學者們的主流思維,都可能存在一個大的思維陷阱。在當代中國人使用的那些最基本的觀念之中,都包含著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的思想陷阱。這種陷阱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中國人在現代化道路上的邁進。可能有些概念是最為基本的,是絕大多數人不會懷疑的,它們卻恰恰是陷阱。我認為,今天中國的所有問題,都與這些概念上的陷阱有關係。

我今天只講三個概念。第一個概念是「封建」。這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社會科學方面的書籍,關於中國歷史的描述,如果離開封建一詞,可能無法述說了。我們把很長一段時間的中國定位為傳統的封建社會。但是,封建一詞,說白了,是一個簡單的常識性錯誤。直到前幾年,我國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李慎之先生,才把這個錯誤揭露了出來。這樣一個關鍵詞,究竟錯在哪裡呢?很簡單。封建,在漢語之中,甚至在西方用語中,它都是指「封土地、建諸侯」。秦始皇廢除井田制,建立中央集權制度,這個行動就是廢除封建制度。

也就是說,早在兩千多年前,封建制度就滅亡了。但是,我們的教科書,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秦始皇建立了封建制。而事實的真相是:秦始皇就消滅了中國的封建制度。這是個歷史的簡單常識,但是幾十年以來,99.9%的中國人在使用封建一詞時,從來沒有意識到用錯了。而且,這不止是一個用詞錯誤的問題,如果是這樣,那好辦,我們約定俗成,這個詞語有了新的含義,用另外的詞語代替它的舊含義。問題是,這樣一個關鍵詞的用錯,背後是思維方式的錯誤。而一旦陷入這種錯誤中,我們的思路就沒有辦法翻身。

這種錯誤是哪裡來的呢?其實,中央集權制度和封建制度本來是一個對立的東西,在很大程度上,從秦始皇時代以後,中國的社會狀況無論從政治還是經濟層面看,都不是封建主義,而更加接近西方的資本主義。如果說,把中國兩千多年的制度與西方制度做一個對比的話,我們會發現,中國與其說像西方的封建社會,不如說像西方的資本主義社會。大家想想,在中國,地主的土地是可以自由買賣的,地主可以雇工,有錢人可以開錢莊等等,這些都與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極其接近。而事實上,所謂資本主義萌芽,在中國兩千多年來,一直存在著。中國的資本主義不是從明清開始萌芽,恰恰相反,從秦始皇甚至更早,中國的農業資本主義就萌芽了,而中國的工商業也一直非常發達。 

我們知道,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這樣一種發展邏輯,一種完全在斯大林時代杜撰出來的理論,一種根本不是馬克思原意的東西,支配了我們今天的思維。封建這個詞語上的錯誤,不在於詞語自身的錯誤,關鍵在於,詞語背後所強化的邏輯:它告訴我們整個人類文明進程有一個單一的坐標系,它以現代西方的標準為標準,說到底,是一種「西方中心主義」的邏輯。

第二個詞語,也是我們時常在使用的,而且,不認為它是錯誤的,這就是「啟蒙」。其實,啟蒙背後,也有一種思維的陷阱。如果說,封建一詞背後的陷阱,只要經人一點化,大家就能意會的話,那麼,啟蒙一詞背後的陷阱,顯得更加隱晦。包括我剛才談到的李慎之先生,雖然他指出了封建一詞的錯誤,但是,他同時也認為,中國人需要啟蒙。

啟蒙一詞與封建一詞中,有一些極其類似的東西,其陷阱也頗為相似。法國人、英國人觀念中的啟蒙,與漢語中啟蒙一詞的意思,非常接近,它們都指:人處在一種陰暗的角落裡,要獲得光明,走向文明,由愚昧走向開化,這就叫做啟蒙。這好比一座房子,黑漆漆的,我們把窗戶打開,讓光線照射進來,這些光線象徵著聰明、才智、文明、先進與智慧,它們照耀了我們黑暗的心靈。但是呢,法國人首創啟蒙一詞時,在他們的意識當中,啟蒙所運用的智慧,並不是外面的世界給予他們的,不是外部文明光芒的造化。也許,諸如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伏爾泰,也會羨慕古老中國的文明之光,但是,他們並不認為,法國文化自身就是黑暗的,要等待東方文明的改造。

回到啟蒙問題的探討上,西方人崇尚東方,以為是在用中國文明改造西方文化時,實際上,他們是自己在改造自己。那也就是說,真實的啟蒙運動,不是西方人藉助外面的光芒來照耀自身,而恰恰相反,他們是在自我覺醒。在其他的講座場合,我曾經談到過,西方文化的源頭,更多的是,古希臘的哲學、猶太人的信仰、基督教的文明。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等都是西方人的一種自然狀態的萌發。西方人真實的啟蒙,並不是用外面的光明來照射他們,而是用自己的光芒照耀自己,用自己內心智慧的覺醒來改變自己。

可見,啟蒙一詞的原義,並不是我們表面所理解的那樣。關於這一點,可以參照德語中啟蒙一詞的含義。它與英語、法語、漢語中啟蒙的意思不一樣。在德語中,啟蒙指的是自我成長發育和自我進步的過程。這可謂是更加真切地表達了啟蒙的本義。但是呢,當今,大多數中國人理解的啟蒙是:中國人的現狀是朦昧的,急切需要用外面的光芒在改造自己。說穿了,如今很多知識份子鼓吹的啟蒙,就是要以西方的先進思想來改造中國人。

這種啟蒙,是一廂情願的傾向,是將所謂先進的思想灌輸我們的大腦,讓我們走向光明,這種啟蒙,與西方原創的啟蒙完全是兩碼事。在這種情況下,人變成了所謂的光明的奴隸,受它支配,人在所謂的光明面前,只不過是一個工具,一個被改造的對象。這種啟蒙的指導思想,可能恰恰造成了今天中國的許多被動、挨打和平庸。中國人越來越缺乏創造力,越來越喪失個性,越來越沒有了主動能力,越來越將自身活力崩潰。「啟蒙」觀念上的陷阱,可能是根源之一。


我繼續講第三個詞語,「現代化」。恐怕,更是極少有人懷疑,現代化一詞背後,也有一個陷阱。不過,這個詞語背後的陷阱,是很明顯的。稍微有些漢語語感的同學,都應該知道,什麼叫「化」呢?它指的是不是某種東西,卻要變成某種東西。那麼,現代化就意味著,中國人如今並不現代,中國還處在古代,。現在的中國人不算是現代人,只能算是古代人,古老的中國人要走向現代化,這就存在著一個時間上的混亂。我們所說的「現代化」概念,與所說的「封建」一詞,它們依賴的時空觀是一致的。即二者認為,美國人、德國人、法國人、英國人處於的現在才能算作現在,他們有權說:我處於現代,而中國人的現代,只相當於他們的古代。這種思維,導致我們中國人不得不把自己的時間坐標取消。

引申一下,我認為,二十世紀,人類思想領域內有一個極其具有戲劇性的對比。是什麼呢?上個世紀初,也就是1905年,愛因斯坦在自然科學領域發動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革命。這場革命可以簡單概括為:自然科學範疇內時間觀念的革命,即打破統一的、絕對的、一元的時間坐標,轉化為多元的、每一物質體系都有獨立坐標系的時間坐標。這就意味著,時間成為一個相對性的坐標。時間不可能脫離物質體系而存在,不存在一個絕對、唯一的坐標系。愛因斯坦引導了絕對時空觀向相對時空觀的改變。可是,同樣是在二十世紀,在人類社會生活領域,在社會科學範疇,卻有恰恰相反的轉化。

起初,大部分社會學者認為每一個民族都有自身獨立的時間坐標,每一民族有不同的歷史紀年方式,如太陰曆、格裡高裡歷、黃曆等。而逐漸地呢,演化成統一的、一元化的、絕對的時間坐標。當二十世紀最後一天到來的時候,全世界的人都為此而惋惜;當二十一世紀的太陽第一次升起的時候,全世界的人們都覺得與眾不同。這時,我要發問了,這一天與其他天,真的不一樣嗎?其實沒什麼不同的,只不過是西方紀年法的偶然設置,造成了這一天的特殊。這種時空觀,使得全世界人民都追逐著同一個時空,與自然科學領域的相對時空觀完全相反。曾經有個小夥子問愛因斯坦,說他的相對論太抽象太深奧了,愛因斯坦打了個通俗而有趣的比方:如果你面對一位囉嗦不停、說話含糊不清的老奶奶時,這時,一分鐘好比一個小時;如果你跟心愛的人在一起時,一小時好比一分鐘那麼短暫。這就是相對。它告訴我們,時間是以每個主體的不同狀態來決定的,不同主體之間不存在一個絕對同一的時間觀念。可是,二十世紀末期開始,我們卻在社會生活領域建構了唯一的時空坐標。這就是「現代化」概念的來源。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