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書」結束婚姻?古代離婚制度沒這麼簡單。(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在許多古裝劇裡,中國古代的離婚大約是丈夫一怒寫下休書,將妻子遣送回娘家,這段婚姻就宣告結束了。實際上,古代的男性對自己的婚姻並沒有這麼大的決定權,古代離婚制度沒這麼簡單,不是想離婚就離婚的。
古人離婚:符合「七個條件」 還得「三不去」
中國古代的離婚制度裡,最典型的離婚方式就是出妻。出妻,又稱休妻,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一紙休書」式離婚,在這類離婚裡,女方沒有任何話語權。但男性想要出妻也不是那麼簡單,只有滿足以下七個條件之一,男性才有理由出妻。這七個條件也被稱為「七出」。
一、七出
1、不順父母
古人把公公婆婆稱為舅姑,所以這條也叫「不事舅姑」,這是「七出」裡最重要的一條。
2、無子
在中國古代的宗法社會裡,「下以繼後世」是婚姻的主要目的之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根據《唐律疏議》的記載,只有在妻子年過五十還沒有生子的情況下,以無子之名出妻,才符合規定。
3、淫
古代婚姻中,女性最重要的職責就是維持家族和睦,生育血統純正的後代,因此「淫」是絕對無法被男方家族所忍受的。
4、妒
一般用於納妾蓄婢的富有人家,正妻對於丈夫納妾的不滿。在古人看來,偏房生子是為延續家族香火,妻子善妒,是對家族傳承的阻礙,所以「妒」也成為出妻理由之一。
5、多言
為了維持家族秩序,防止家族內的衝突,女子應該少言寡語,不談論是非。多言的婦女被認為是夫家的禍害,所以夫家可以將她拋棄。
6、有惡疾
在古代,「惡疾」一般指兩類疾病:一是不治之症,二是今天我們說的「傳染病」。二者都會影響家族健康和繁衍,這都是古代以家族為首的倫理觀裡決不能接受的。
7、盜竊
在古時的家庭裡,妻子是沒有私有財產權的,如果妻子擅自使用家裡的財產就是「盜竊」,並可以成為夫家出妻的理由。
二、三不去
只要「七出」,丈夫就一定可以休妻了嗎?不一定。丈夫想要離婚,還得要「三不去」。如果妻子符合「三不去」中任意一條,只要不是「淫」或者「有惡疾」,丈夫都沒那麼容易拋棄她。這堪稱「古代婦女權益保障法」。
這三條限制是:
1、曾經為丈夫的父母服喪三年的妻子不能休;
2、丈夫貧賤時娶的妻子在富貴後不能休;
3、娶進門時還有家人,但現在已經沒有娘家可回的妻子不能休。
從「七出」和「三不去」中,可以看出,這些章法條款所維護的,基本都是家族的發展和穩定,個人情感不會被考慮在內。
所以古時的男人們,如果因為夫妻感情不睦就想休妻,看來還是沒那麼容易的。這婚,還真不是丈夫想離就能離那麼簡單。
「放妻書」: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大唐的離婚書 溫情而風雅
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一批唐代文獻,裡邊保存著不少唐人的「放妻書」(離婚證書),基本內容如下:
凡為夫妻之因,前世三生結緣,始配今生夫婦,恰似鴛鴦,雙飛並膝,花顏共坐,兩德之美,恩愛極重,二體一心。三載結緣,則夫婦相和;三年有怨,則來仇隙。
若結緣不合,想是前世冤家。反目生怨,故來相對。妻則一言數口,夫則反目生嫌。似貓鼠相憎,如狼羊一處。既以二心不同,難歸一意,快會及諸親,以求一別,物色書之,各還本道。
願妻娘子相離之後,重梳蟬鬢,美掃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韻之態。解怨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三年衣糧,便獻柔儀。伏願娘子千秋萬歲。
於時某年某月某日某鄉,某某謹立此書
離婚協議盡顯好聚好散,語氣溫柔,遣詞風雅。先是追述姻緣,懷想恩愛,然而今已不和,「想是前世怨家」,只能離婚啦,離婚就離婚,還祝願妻子打扮得漂漂亮亮,早日覓得富貴佳偶。離婚後男方還要再負擔女方三年衣糧,而且一次付清,最後還「伏願娘子千秋萬歲」。
唐代「放妻書」,一字一字讀來,令人忍俊不禁,儘管是當時的一種語言儀式,也讓人感受到唐人的包容和釋懷,溫情和幽默。
責任編輯:方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