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橋:快快開拓國際視野

發表:2003-07-25 15:5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龍應臺六月中旬在臺灣報上發表<紫籐廬和Starbucks之間>,長篇闡述了臺灣的國際化必須與中國的傳統特色相輔相成的道理。應臺文筆熾熱,輕輕燒一下又燒出小小野火來,網路和報刊回應熱烈,咖啡座上的知識圈聽說也在議論。網上一位教師說:「走過不少國家,從不覺得臺灣哪比較差,但總少了些什麼。有一天,我豁然開朗,我們少的就是文化傳統。」有些網友持的是批判的態度:「臺灣要國際化不是強調如何用尊崇中國傳統走出去,而是要先把老掉牙的大中華文化現代化」。我比較同意另一個看法:要和國際接軌,應該強化的是臺灣與國際間的「介質」,比如語文和國際知識;國際化因此是要找到那個別人能理解的方式。順這條思路去想,大中華文化的現代化其實也是龍應臺理念的一個組成部分,問題只是用臺灣化去現代化還是用中原化去現代化。

 我跟應臺雖然隔十年的代溝,我們對深邃綿密的中國文化與中國歷史的依戀情結距離相信不會太大。多年的閑談之中,我早就看出她心目中的臺灣是中國文化的暗夜燈塔、中國文化是臺灣的珍貴資產。七月中旬她那篇<五十年來家國>依然在強調黨不是國,國不等於文化;中共不等於中國,中國不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嬰兒與髒水不能劃上等號,更不能閉上眼睛一起倒掉」。

因此,龍應臺主張的是臺灣應該跟中國爭文化的主權,應該理直氣壯對中國對全世界說,真正的中國文化在臺灣:「中國傳統文化再造的唯一可能,在臺灣;漢語文化的現代文藝復興最有潛力發生的地方,在臺灣」。這真是應臺非常陽剛非常果敢甚至非常武斷的一個判斷,這也是她一貫自信的作風。從當前臺灣政體國體的角度去營救臺灣的中國文化噩運,這樣的判斷是必要的;從臺灣民間的角度去觀察臺灣的中國文化命運,這樣的判斷是過份樂觀了。

 我跟應臺一樣覺得臺灣的漢語文化底蘊比香港和新加坡厚實得多。我也覺得臺灣經濟的發達和教育的普及使得臺北有了北京上海都還不夠成熟的市民社會。我更覺得臺北的自由氣氛創造出臺北勝過北京上海新加坡的創作空間。我尤其覺得沒有一個華語城市像臺北那樣包羅了三十五個省份的中國國民。臺灣的漢語文化沒有經過馬列主義的切斷和文化革命的摧殘,那是事實;「隨蔣介石來臺避秦的知識份子也帶來五四以下一脈相傳的知識氣質」,我有保留。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之間,那一脈知識氣質確然存在;進入李登輝和陳水扁的時代,那股氣質在執政者的壓抑下已然式微,正如臺灣本土的文化氣質在蔣家政權的壓抑下淡化了一樣。因此,在臺灣失去外交空間的國際化問題上,我的著眼點始終是國際視野的建立多過中華文化的定位。我不認為臺灣當前的政府素質有足夠的識見和魄力去發動中國傳統文化的再造工程:只有等到臺灣朝野的意識跟國際真正接了軌,臺灣的大中華文化才有可能看到現代化的曙光。

(蘋果日報)(7/25/2003)(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