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媒體紛紛批評三峽工程


據德國之聲引自柏林日報報導說,由於降雨量增大,三峽庫區水位提前五天達到了預定的135米,水位落差達到可供航運的65米。今年8月1日,首批兩個機組將開始並網發電。十月份,另外兩個機組也將運轉。柏林日報注意到,中國媒體對這一工程發出了批評的聲音:

「這個工程耗資220億美元,對工程的批評並沒有沉寂下來。上星期三,甚至官方的英文版中國日報也對此工程提出了批評。在對工程的好處進行一番讚頌之後,該報對工程給長江中下游帶來的環境危害提出了警告。該報說,庫區早已不能養活這麼多的人口,水土流失將日益嚴重,一些處於危險之中的物種將瀕臨滅絕。『建壩開始之時,其負面影響就開始了,並將持續數十年。』一些情況下,這些危害是『隱蔽的、無法預見並具有持久性』。

人們擔心的是,化工企業和其它工業設備的殘留物以及醫院、制革廠和120萬移民的生活垃圾被水淹沒後將對環境造成危害,環保人士擔心,被淹沒的城市和工廠會造成江水長期污染。」

柏林日報的文章說,在中國,現在人們對三峽這個做給人看的工程討論越來越公開了。專家們認為工程費用太大,不經濟,一旦大壩有損壞,會給千百萬沿岸居民帶來極大的危險。文章接著談到三峽工程帶來的社會問題:

「至少有120萬居民被強迫遷移,這樣的做法激起了國內和國際的批評。其中大約有一半的居民被遷往地勢高的地區或其它省區。據目擊者和媒體的個別報導,在此過程中一再發生居民抗議活動,因為政府許諾的補償發下來時往往太少或者乾脆被腐敗的幹部挪作它用。另外,政府顯然很難給移民找到工作,導致了社會問題增多。農民們批評更多的不是發電站及其對環境的危害,而是地方幹部的嚴重腐敗,這些幹部大發橫財,把移民推向生死未卜的未來。」

柏林日報記者還採訪了綠色和平組織的氣候專家斯密德。這位專家認為,三峽庫區形成後,當地的氣候將發生變化,柏林日報刊登了斯密德的答記者問,斯密德說:

「尤其在建造大壩的地區,可能出現變化。蒸發的水量增多,造成降雨量增多,氣溫也可能發生變化。這除了帶來社會後果,還會對植物和動物的多樣性帶來巨大影響,所以氣候保護人士反對建壩。

我們原則上主張開發可再生能源,水力發電就是其中之一,因為它有利於氣候保護,但這適用於小型水電站。像三峽大壩這樣的龐大工程所產生的負作用超過了其好處。開始時好像解決了諸如電力供應不足的問題,但同時又產生了人們先前沒有預見到的新問題。」

新蘇黎世報也報導了三峽關閘蓄水的過程。該報一篇文章引用中外專家的話,評論了三峽工程的經濟性、社會性以及對環境的危害。在談到三峽關閘蓄水前的情況時,文章寫道:

「儘管中國的媒體不可以對這個水電站工程提出置疑,但不久前好幾家報紙還是揭露說,部分即將淹沒地區一直處於受污染的境地,因為工業和生活垃圾以及醫院和屠宰場的廢物在淹沒之前並沒有得到清理。上星期,目擊者說,水位上升時,大批田鼠掙扎上岸,上岸被毒死後又被扔回水裡。此外,政府雖然做出了很大努力,但仍然不能及時地把所有歷史文化遺蹟和文物遷往安全地帶,這些文物不可抗拒地沉入到水底。」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