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语出宋朝周敦颐的〈爱莲说〉。清无名氏画荷花缂丝。(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家庭、工作环境,也有周遭邻里社区等等。然而人身处的环境,往往不能自由选择,幸运的人身处在好的环境中,如鱼得水。但是如果环境不如理想,怎么办呢?
环境上总有不如意的地方,甚至在特定的时间里,环境可能还是污浊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该如何保持自己的操守呢?或许,你可以学学“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虽然不能改变周遭环境,但是可以改变自己。
周敦颐和他的〈爱莲说〉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语出宋朝周敦颐的〈爱莲说〉。
周敦颐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他自小信古好义,性情朴实,为官清廉,一心为民,宋史记评:“精通政务,志在山林。”
周敦颐特别喜欢莲花,不管是在韶洲、汝城当官,或在道县读书,他都要开凿泉池,亲种莲花,就连后来辞官归家,在庐山莲花峰下养病,他也在住所周围栽植莲花,并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爱莲说〉。
〈爱莲说〉这篇文章通过对莲花形象和特质的描写,歌颂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以莲花寄讬自己的心志——在喧嚣的尘世中保有一颗高洁的心灵,像莲花一样洁身自好,不染纤尘,彰显君子的风范。
为什么周敦颐独爱莲花?
他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然界中有许多美丽的花,各有各的特色,如:菊花代表隐士,牡丹代表富贵,梅花代表坚韧等,因此古今文人咏花者不少,但在群芳之中,莲花最显高洁,因为它有着超脱于一般花的圣洁。
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表现出它非比寻常的坚定,正如同那些在人世的洪流与恶浪中仍能坚守本性,保持善良的人,他们不随波逐流,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仍能保有其纯洁的心灵。
人生在世的使命
据说,人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每一个人的使命就是在这俗世中摆脱迷雾,返回家园,所以,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一样,不被这浊世败物所污染,保持自己的善念与纯洁,返回自己真正的家。
来源:看中国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