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殊像寺。(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因为全年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3.8℃)而被称为“清凉山”的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市五台县东北隅,而五台山台怀镇的西南处有一座东晋初年(西元317年)创建的殊像寺。这座寺庙供奉着五台山最大、拥有“荞面头文殊菩萨”之称的彩塑文殊菩萨像。因此享有“五台山五大禅林”之美誉,加上五台山是汉传佛教传统公认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致使殊像寺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祖庭,而这一尊最大的文殊菩萨像还被称为,民间则流传一则故事讲述其来历。此文将为各位介绍。
据传五台山共有128座寺庙,现存47处寺院,包括台内39座,台外8座,其中多敕建寺院,著名的寺庙包括了五台山最大最完整的藏传佛教寺院--菩萨顶、站在最高层就能远眺五台山的其他四台的佑国寺、塔高56.4米且被誉为“清凉第一圣境”的五台山标志性建筑物--大白塔、作为五台山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且和洛阳白马寺同样作为中国最早寺庙的显通寺、创建于明代且因内有五爷庙而香客盈门的万佛阁(俗称五爷庙)等等。那么,殊像寺有何特色呢?
最重要的是,殊像寺内没有大雄宝殿,只有文殊殿(主殿),而这恰恰是此寺最著名的建筑,因殿内正中供奉一尊高近十米的文殊骑狮塑像,这也是五台山诸寺中最高大的一尊文殊塑像,大殿的殿壁上还有五百罗汉塑像,让整座大殿更显得神圣庄严。虽然寺庙占地面积不大,但风格殊异的主殿及殿内塑像却令观者称奇。
文殊像的背后,则供奉了一尊被称为“倒坐观音”的观音菩萨塑像。原来多数寺庙所供奉的观音向来是脸朝南坐,但殊像寺的观音却是面向北方,故获得此称。
寺外则有一口被称为“般若泉”的泉水。梵语“般若”意指“智慧”。据悉,引用了般若泉之后,就能增长智慧、去除愚痴。因此,除了佛门弟子将般若泉列为供佛的“净水”、善男信女会把泉水装带回去与亲友享用之外,连清朝帝王来此处礼佛时,也特地来饮用这一口泉水。
新疆阿艾石窟壁画中的文殊菩萨(左)及文殊菩萨复原图(右)。(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最后,来说说殊像寺的“荞面头文殊菩萨”究竟是何来历吧!
据说古人在修造这一尊文殊菩萨像时,菩萨骑的神兽狻猊已经塑像完毕,只差塑造菩萨的头部了。不过,这事倒让工匠们相当为难。因为谁也没有见过菩萨的面容,无法轻易地刻划出菩萨的神态。结果,工匠们居然开始吵了起来。一个工匠说必须要把菩萨塑造成这样,另一个工匠说必须要塑造那样,众声喧哗,嘈杂至极。当这一群工匠为此苦恼及争论不休时,一位在工匠团里负责做饭的伙夫正在厨房里和荞麦面,听见院内传出吵闹声,还以为出大事了,急急忙忙跑出来打听打听。当他搞清楚原因后,大声说道:“菩萨的相貌可不能随便捏造,再怎么吵闹也没有用!”他话音一止,大伙都不再开口争论了。
伙夫又返回厨房去,准备来做荞面食。突然,院内一片金光四射,伙夫从窗户探看,赫然发现原来是文殊菩萨显像在半空中。伙夫忽然见到菩萨的慈颜,要再去找来彩画匠描摹菩萨样貌已经是来不及了,幸好他急中生智,将荞面给搬了出来,急忙照着菩萨真容给捏造起了样子来。当他把菩萨的头部捏造好后,文殊菩萨便隐去了。那群匠人来了之后,又忙将荞面捏的头部给安了上去,外头还贴上了金。这尊菩萨像遂被称为“荞面头文殊菩萨”。
许多人一定感到奇怪,为什么要建造菩萨塑像的工匠都无法看见菩萨真容,偏偏就一位伙夫能亲见菩萨真容。其实,这无非与对菩萨是否诚心实意有关。试想,要造出神佛像,理应要心平气和、虔诚又恭敬地进行,若与他人先争论得心浮气躁、面红耳赤,后续又如何能打造出一尊充满祥和氛围的神佛塑像呢?!像故事中的伙夫才刚刚说出“菩萨的相貌可不能随便捏造”没多久,菩萨就显灵了。想必是因为伙夫所言,尽是对菩萨的敬意,让菩萨决定现身,这亦能让人进一步去领悟:对神佛的虔诚,方能亲眼见到神佛的真实存在,或体验到玄妙神迹。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修造出来的神佛塑像,自然能感动其他人、令人对神佛性有所感应。
像康熙帝曾五次朝礼五台山,并为殊像寺题写“瑞相天然”御匾,意为:文殊菩萨的塑像就跟天生的一样。乾隆帝也曾六度礼谒五台山,并为殊像寺题写了“大圆镜智”御匾,
据悉,乾隆在1761年陪同皇太后前往殊像寺进香时,眼见文殊菩萨妙相庄严,竟“默识其像以归”。返回京师后,凭此记忆命人仿刻石像供奉于香山宝相寺,乾隆还在承德仿建一座殊像寺并奉为家庙。从上述种种,足见乾隆对殊像寺与文殊菩萨的景仰与重视程度。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