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来临 一起来谈谈兔子(图)

浅论十二生肖之一:兔子

作者:卢乙欣 发表:2022-09-08 11: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古代传说月亮上有嫦娥、玉兔的存在,因此称月亮为“玉兔”。
古代传说月亮上有嫦娥、玉兔的存在,因此称月亮为“玉兔”。(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中秋节诸多传说中,最美丽动人的,莫过于嫦娥奔月,最令人喜爱的动物,莫过于玉兔。当然,有人会说不对啊!月宫中还有蟾蜍啊!话虽如此,但就算蟾蜍被美化,变成玉蟾、金蟾、宫蟾等词汇,谁又能否认兔子的可爱形象更胜玉蟾一大筹呢?光是论兔子赋予人洁白又纯然的刻板印象,中国传说史上又会有哪些动物能够胜过乖巧待在月宫中的月兔呢?

中国的养兔子历史悠久,像南朝刘宋范晔在记载东汉史的《后汉书・梁统列传》里写道:“起兔苑于河南城西,经亘数十里,发属县卒徒,缮修楼观,数年乃成。移檄所在,调发生兔,刻其毛以为识,人有犯者,罪至刑死。尝有西域贾胡,不知禁忌,误杀一兔,转相告言,坐死者十余人。”这段话指出东汉豪门梁冀于河南(洛阳)大造兔苑,让后人知晓:兔子已被驯养为家兔了。

因为兔子很早就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因此在历朝古籍中,即已提及兔子,甚至是写说月宫中出现了只兔子,例如西汉文学家刘向《五经通义》载道:“月中有兔与蟾蜍。”连在天文领域做出莫大贡献的东汉科学家张衡也在积累了多年实践的天文巨作《灵宪》中写道:“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兔,阴之类,其数偶。”

提到兔子,众人皆知温顺的它,是十二生肖之一。其实,兔子可谓有较深远的文化蕴涵,像在许多典故、诗词歌赋中,皆可见兔的意象,例如:《诗经・国风・周南・兔罝》云:“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南朝梁吴均《赠柳真阳诗》也载:“联翩骖赤兔,窈窕驾青骊。”

唐代诗人苏拯则透过一首全诗并无出现一兔字的《狡兔行》,为众人带来了一幅秋日猎兔图:“秋来无骨肥,鹰犬遍原野。草中三穴无处藏,何况平田无穴者。”

撰写过《宫词》一百首的唐代诗人王建在广泛描绘大唐宫廷生活之际,也刻划了白兔的可爱、喜人:“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天子不教人射击,玉鞭遮到马蹄前。”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的北宋政治家欧阳修则在杂言古体诗《白兔》中,写道:“天冥冥,云蒙蒙,白兔捣药姮娥宫。玉关金锁夜不闭,窜入涤山千万重……天资洁白已为累,物性拘囚尽无益。上林荣落几时休,回首峰峦断讯息。”这一首诗说明:欧阳修因政坛不得志而为官颖州,滁人捉到山中白兔之后,将它赠与曾任滁州太守的欧阳修,并引发他无穷感慨,进而写下这一首托物言志诗。欧阳修藉着描绘珍贵的兔子倍受宠爱之况,来抒发己怀,表明自己原本期盼大施长才报效国家,却处处受圈限,最后只好选择回归自然。

除了上述的文人以兔为作之外,成语亦充满兔之意象:兔走乌飞、守株待兔、兔死狗烹、兔死狐悲、得兔忘蹄、兔角龟毛、狡兔三窟、动如脱兔、兔起鹘落等等。

既然中秋节将至,此处当然要为诸君介绍与中秋节有关连的成语--“兔走乌飞(又称:乌飞兔走)”。

“兔走乌飞”是指:古代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存在,因此称月亮为“玉兔”,太阳里面则有三足乌存在,因此称太阳为“金乌”。像东汉思想家王充的重要著作《论衡・说日》 载有:“儒者曰:‘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蟾蜍。’”这也就是为何后人使用“金乌西落,玉兔东升”的由来了。

至于“兔走乌飞”这一句成语是用来比喻日月运行,光阴流逝飞快。历代诗人的作品中均有相关刻画,例如:唐代韦庄《秋日早行》云:“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唐代韩琮《春愁》云:“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宋代晏殊《清平乐・春花秋草》云:“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 

上述成语,有些人可能不很熟悉,因此再从上述行列中挑选一个与兔有关的最出名成语--“守株待兔”。此成语出自《韩非子・五蠹》,源于战国时代的思想家韩非子在阐述国君管理人民须合时宜,切勿一味遵循古法。韩非子当时举了个例子来说明:有一位宋国农夫在耕作时,忽见一只兔子匆匆跑来,不小心撞树而亡。农夫眼见自己居然能不费一丝劳力而获得一只兔子,竟开始想像自己日后都不需辛勤耕作就能获得兔子了。于是,这位农夫天天都守在大树旁,等着兔子自己送上门来。结果呢?当然啦,农夫再也没有得到过任何一只兔子了。

“守株待兔”也用来比喻拘泥守成、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是妄想着不劳而获。

除了成语,民间亦流传与兔有关的习俗:“食兔髌者,令人生髌”、“妊娠者不食兔肉,令儿口缺”。其实,自古即流传孕妇忌吃兔肉,以免胎儿受到吃兔肉的影响,一生出来就长有像兔子那样的豁子嘴(豁唇子)。《论衡・命义》即载:“妊妇食兔,子生缺唇。”西晋文学家张华《博物志・卷十》也载:“妊娠者,不可啖兔肉,又不可见兔,令儿唇缺。”

历代古籍中,也出现了许多关于兔子的记载,例如:战国赵国邯郸人、法家思想者慎到的《慎子》记载:“一兔走街,百人追之,贪人具存,人莫之非者,以兔为未定分也。积兔满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定之后,虽鄙不争。”、南北朝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卷下》载:“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九十四足。”与时政联系的汉代谶纬类典籍《春秋运斗枢》则载道:“玉衡星散而为兔”;记述了孔子及其后裔的《孔丛子・广兽》亦载:“兔之所息,谓之窟。”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徐坚《初学记・卷二九・兔第一二・叙事》描绘了“红毛兔”这一种传说中的瑞兽:“瑞应图曰:‘赤兔者瑞兽,王者盛德则至。’”

其实,兔子本身就具有吉祥意象,而最突出的说法,莫过于民间信仰提及蛇与兔的婚配属相说法。大家应该都知道,自古以来,婚配属相上就存在“相生相克”之说:属相彼此相克之人,不能婚配,否则恐招致灾难,至于属相彼此相生之人,自然适合谈嫁论娶。兔相与蛇相正是属于这一类。

传统民俗信仰认为,兔子温和又柔顺,擅长守财,因此,如果与灵动、机智、善于敛财的蛇相谈婚配,是再吉利不过的婚配属相了。因此,有俗谚云:“蛇盘兔,必定富”。

相信看完上述种种,您在赏月之际,势必更多些心思注意月亮上是否出现了兔子形状的纹路。相信,连生活在其他国家的民众亦是如此期盼地观望着月亮喔!

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月宫玉兔传说,也广为他国人知悉,例如:印度。

糜文开在〈中印文学关系举例〉一文中写道,他在阅读了玄奘大唐西域记的资料后,除了发现唐人传奇中的名篇--李复言小说《杜子春》是大唐西域记中印度烈士池故事的汉化之外,还发现中国传说的“月中白兔”之说被“印度佛教故事所吸收,所以在西域记烈士池的下一节所记三兽塔古迹,就有兔子舍身投火而死,帝释即‘寄之月轮,传乎后世。’印度人都说‘月中之兔,自斯而有’的情节产生。”

糜文开表示,在公元三世纪前,在印度关于兔子的传说中,都未见月中兔的说法,但从公元四世纪到七世纪的数百年中,往西去的华僧,包括法显、道整、慧景等人,加上返回印度的西僧,的确有可能将中国关于兔子的传说带往印度去的,而当诸多现象都与兔王升天传说、吠陀经中的“到月球之路(Pitriyana)”的解释相吻合,而印度鹿野苑三兽塔古迹的故事到七世纪为止,也出现了月中兔的传说。

从印度存在的种种迹象即可推论出这一结论:印度的兔寄月中是受到中国文学的影响的。

看来,纵然语言不通,但不同族群的人却能在同一天共享月亮的辉光,以及超越国度局限地徜徉在类似的月亮传说中,细细思来,甚是有趣。

 

参考资料

糜文开〈中印文学关系举例〉

《开元占经》《论衡》《孙子算经》《孔丛子》《慎子》《初学记》《后汉书》(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李岩龄;韩广泽《中国古代诗歌与节日习俗》(台北:百观出版,1995)

乔继堂《吉祥物在中国》(台北:百观出版,1993)

田哲益《细说中秋》(台北:百观出版,1994)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