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煮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而用电锅煮饭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答案是,本次文明历史中,是在二战后才开始。
1940年代末期,三菱开发了第一部电饭锅,其实就是一个带电热装置的锅,由于没有自动性,而且需要时时看护,这种锅很不成功。日本战败后,大军火商三菱的部分工厂转产民用品。
1956年圣诞节前,东芝公司试制了700个带所谓的“定时功能”的电饭锅。其定时原理为外锅加水以控制加热时间,当外锅的水蒸发后就停止加热,而内锅的米也煮成饭了。而且当时东芝挨家挨户敲门,采用地毯式轰炸法推销他们的电饭煲,短短一个月内就卖出了20万个。4年后,半数的日本家庭购置了这种锅,将电饭煲作为日常用品。9年后,这种定时设计被其他的定时设计所取代。
用电锅煮饭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当时的电饭煲还比较原始,分外锅和内锅,外锅和内锅之间加水;加热外锅,外锅与内锅间的水沸腾至100℃,水再加热内锅和锅里的米饭。等外锅水分蒸发完毕后,再加热下去,温度就超过100℃了,所用的机械式温度感应装置便能够让电源关闭,停止加热。
随着不断改进,新版电饭煲直接加热内锅,并且采用金属温度感应装置,在检测到锅里的水分已经被大米完全吸收之后,水分蒸干,锅体升温超100℃,就自动切断电源。另外,这种电饭煲还具备保温功能,因为温度感应装置更先进,所以可以通过断断续续的加热,将米饭保持在一个温度而又不会烧糊。
80后大概会记得,家中用的较早一批电饭煲就是这么个形态。国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类电饭煲开始在沿海地区大范围仿制。当时小编家里的电饭煲就是来自广东的三角牌,据说普及程度也是相当可观啊。
70年代,日本的半导体行业开始走红,日本人将集成电路,或者说芯片应用到了电饭煲的温控器上——也就有了很多人所说的电子和电脑型电饭煲。这个阶段的电饭煲已经可以用来煮各种除了米饭以外的其他东西了,“智能电饭煲”基本也是由此脱胎。
既然都跟芯片挂钩了,其生命力和普及程度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到了90年代,日本人又开始在电饭煲上搞压力容器——也就是让电饭煲变成电压力锅。不仅如此,内胆的讲究,现在真是越来越成为电饭煲差异竞争的热点之一。
如今,很多人去日本旅游,最想买回家的东西就是电饭煲、马桶盖、小学生书包。
责任编辑:玉亮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