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77年的爱情 93岁老妇来台见丈夫灵位(组图)

发表:2014-12-13 00:5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4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4年12月14日讯】据大陆媒体报导,1935年,他们在福州西湖初见,互许终身新婚燕尔,1937年,黄埔军校毕业的丈夫随军开赴抗日战场,再无消息。7年后,苦苦等待的她,接到了抚恤令...


老太拿出自己和丈夫年轻时的合影,左边的是张淑英,右边是钟崇鑫。(网络图片)

据大陆媒体报导,张淑英老人1921年出生在福州台江码头附近,父母是生意人。14岁时,随父母搬到了台江洋头口一带。

1935年春天,经人介绍,母亲陪她到福州西湖与一个年轻军官相亲。去之前,她不太乐意,因为以前见过的军官都比较凶。可初次见面,她就被对方打动了。

“1米75左右的个子,长得高大却很温柔。”老人说,“他问我会不会写字。我回答会的。没想到,他真拿出纸笔来,我便写了‘洋头口’三个字,他看了赞不绝口。”

这位年轻的军官便是来自重庆荣昌、黄埔军校六期的毕业生钟崇鑫。

订婚一个月后,两人在福州举办了婚礼,宾客有10来桌,细心的新郎官还特意为新娘子弄到了西式的、白色的长头纱,“姐妹们都笑话我好福气,找了一个如意郎。”

老人告诉记者,她原名叫张秀珍,“他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听,便给我改成了‘张淑英’。”

1935年,农历八月,钟崇鑫随部调往南京,张淑英也随之前往。

从结婚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两人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他按照福州的习俗,叫我‘阿妹’。”张淑英说,“他把每个月的军饷都交给我,还鼓励我多学文化,而且还不让我洗衣服。”不过,他不喜欢妻子化妆和穿颜色艳丽的旗袍,“他总是说,‘阿妹不化妆就很美’。”


年轻时的张淑英(网络图片)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钟崇鑫随部调往上海奔赴抗日战场。两人在常熟汽车站见了最后一面。“分别时,他突然从背后跑上来抱住了我。”老人回忆,“他流泪了,说,阿妹,我会回来的。”

77年过去了,老人一想到这个画面,就会心痛。当年年底,张淑英还和丈夫通了一次电话,“崇鑫告诉我,他已升任71军87师259旅中校参谋主任。”她一听,心里更紧张了,这意味着他要上前线去打仗啊。

“他说让我担心了,现在他请不到假,没办法回来看我。他还叫我不要担心,让我照顾好自己。”张淑英说,这通电话过后,她和婆婆随着西迁的百姓,一路从武汉回到了丈夫的老家重庆。

来到重庆后,张淑英觉得自己整个人就傻掉了,整天呆坐在一个地方,“一年又一年,我每天夜里都要惊醒很多次,却总是梦不到他。”

每年,她都会写信去问钟崇鑫的消息,但是都没有回应,直到1944年,在街上,突然遇见了钟崇鑫的战友方维鑫。方维鑫帮忙联系军长后,收到了一份回信,“兄阵亡,无法函告,军座经常想起钟兄英明才干,至今耿耿于怀。”

收到信后,张淑英感到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苦苦等待七年后,听到的竟然是这么一个噩耗。第二年,婆婆也病逝了,她只好回去找父母和弟弟。

抚恤令收到了,但张淑英也一直想知道一件事,在1937年的那个寒冷的冬天,丈夫是怎样殉国的?

1949年,父母和弟弟去了台湾,可张淑英却选择留下,“他是重庆人,我这辈子要守在这里。我相信,只要活着,他一定会回来找我的。”张淑英说。

后来经人介绍,张淑英认识了第二任丈夫李自清,生育了两儿一女。“自清对我很好,但崇鑫是我的初恋,这辈子我都不会忘记他,他就刻在我的脑子里了。我知道他阵亡后,就一直想知道他的灵位放在哪里。为了现在的家庭,我一直不敢说出这段往事,不敢说自己的想法。”直到1988年,她才将这个心愿告诉孩子。

张淑英的儿子李长贵告诉记者,从1988年开始,母亲的心愿便成了家里人的心病。后来,他们在时任87师少校师部参谋仇广汉写的《淞沪抗战暨南京失守纪实》一书中查到这样一段:“城外部队苦战三日,打到十二月十二日上午,第七十一军第八十七师的三个旅已伤亡殆尽,二五九旅旅长易安华、参谋主任钟崇鑫和旅部直属部队官兵全部阵亡于雨花台阵地……”

可他的灵位在哪里呢?

今年9月16日下午5时许,苦苦寻找了多年的张淑英一家人,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拨通了重庆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芳菲的电话。没想到,当晚10时许,台湾志愿者便在台北忠烈祠找到了钟崇鑫的牌位。


钟崇鑫的灵位

找到丈夫的灵位后,老人又萌生了前往台湾祭拜的想法。在志愿者的帮助下,11月22日,老人在儿子的陪伴下,前往台北。

“老人在飞机上,就像一个少女快要见到情郎,一直睁大眼睛望着窗外,嘴唇边一直挂着浅浅的微笑。这样的情感,她心中的美好或是遗憾,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吧。”一起陪同前往的志愿者芳菲也被打动了。

抵达台北当天,老人来到了忠烈祠,他的灵位在第一排右起第四个,“我说,崇鑫啊,我来看你了,我终于找到你了,从此我们再也不分别。”张淑英说。


张淑英老太太抚摸丈夫钟崇鑫的灵位牌。(网络图片)

第二天,老人又去了忠烈祠,“能多看他一会是一会吧。”

11月28日,离开台北的前一天,老人再次去告别,“我说,我找到你了,但我不能一直留在这里。也许,今后再也没有机会相见,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和你说话了。”

“我这辈子只哭过三次,上辈子欠他的,都是为他哭的”

新婚燕尔送他上前线,7年后得知他战死,她一路哭着回家。

70年后拿着与爱人的合照,又流泪了,她说是记事以来第二次流泪。

这张照片,是志愿者在浙江档案馆找到的,钟崇鑫黄埔军校毕业时的戎装照。


钟崇鑫黄埔军校毕业时的戎装照(网络图片)

志愿者还将老人和钟崇鑫的照片合成一张合影。


手捧合照的张淑英(网络图片)

93岁的她来到他灵前,她一生中第三次流泪:从此我们再也不分别。



责任编辑:牛兰克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