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4年10月27日讯】据海外媒体报导,作为以“敢言”著称的文史政论刊物,《炎黄春秋》每一次的异动总能引发轩然大波。近日,《炎黄春秋》宣布新掌门人由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的长子胡德平出任,同时,前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的儿子陆德任常务副社长兼法定代表人,更是堪比重磅炸弹。此前,该刊被“收编”的消息,也同样让外界一度为其命运堪忧。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人事重组,令曾为《炎黄春秋》将走“喉舌”之路而扼腕惋惜的右派学者们松了一口气。因为从过往记录来看,究其原因,还在于胡、陆二人的体制内改良主义者的作风与《炎黄春秋》的主基调别无二致,管理层更替也只是“变脸不变色”,《炎黄春秋》的曲线自救或可巧妙应对此次的“收编”危机。
溯及过往,创刊于1991年的《炎黄春秋》,其大部分文章因涉及中共敏感事件,而被坊间传闻曾受到高层以“打招呼”的方式进行批评。较为有代表性的例子如在2013年1月初,该网站突然关闭,外界解读此事件的起因在于《炎黄春秋》新年致辞中强调宪政改革一事,而遭“停业整顿”。面对此次“两个月内将其主管单位改为文化部属下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否则吊销执照”的要求,老社长杜导正曾坦言,若编辑方针无法坚持,不排除停刊的可能。但目前看来,杜导正的解决方式颇为巧妙。如副社长杨继绳所说:由于现在上面要收编(杂志社),杜老年纪很大,已经91岁了,我们考虑能跟上面(高层)打交道的人,就是胡德平。
可以和“上面”打交道一说来自与胡德平的背景。首先,72岁的胡德平是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长子,这是媒体们报道其相关新闻时,常被重点提及的要素。而习近平的“密友”就是胡德平被坊间贴上的另一个标签。有消息指胡德平与习近平关系密切,深受习近平的信赖和重用,成为中央高层对外沟通的一个重要桥梁。尤其在今年4月中旬,胡德平访问日本期间,曾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东京秘密会晤,被日媒集中鼓噪为胡德平访日是带有秘密使命,舆论界认为胡德平“密会安倍”是受习近平之托。
此外,在“收编”消息初始,便有媒体报道称,中南海领导人习近平、王岐山、李克强并不知情,杜导正也认为,此事并非习近平或李克强的决定。中国社科院任职的历史学家章立凡表示,《炎黄春秋》或已成为习近平和政敌权力斗争的棋子,因为这一命令是在习近平出访南亚期间下达。他说,《炎黄春秋》的许多资深作者和编辑从不隐瞒对习近平的偏爱,而且他们支持民主宪政等敏感话题,因此可能激怒了一些保守派。同时,该杂志因得到许多享有名望的退休自由派官员的支持,其中也包括习近平的父亲、已故中共元老习仲勋,这也是其之所以能保持相 对较大的编辑自由的原因。或许这些林林总总的消息,亦是促使胡德平继任《炎黄春秋》的一部分因素,但最为关键一点,还是胡德平改革派思想的支撑。
杜导正与杂志编辑委员召开会议讨论对策之时,就做好停刊的心理准备,他也表示过“要按照我们的宗旨方针往下搞,如果让我们改变方针,让我们跟《求是》、《人民日报》那样,那别说不让我们办,我自己也不办了。”不同于官方媒体,这个评价自身为“由资深的老革命家领衔创办”,“独家披露重要事件的内幕真相,评论重要人物的历史功过,剖析中国社会进程中热点问题和敏感话题”的杂志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并不是像《求是》或《人民日报》那样的中共喉舌。《炎黄春秋》一直站队于“邓小平改革开放路线”这一边,从没有动摇过。而曾多次刊文,且出版书籍《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改革放言录》的胡德平自然与《炎黄春秋》的政治思想相契合。
同胡德平一样,作为力挺改革派的“红二代”,陆德1942年出生在延安,与胡德平同岁,毕业于清华大学,也曾在《炎黄春秋》发表文章,是体制内改革派的拥护者。“红二代”与“红二代”的组合,相信也是《炎黄春秋》巧妙应对“收编”事件的一个佐证。
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的秘书鲍彤认为,《炎黄春秋》主动换人是一件好事:“这样很好,《炎黄春秋》做了领导机构做不成的事情,我相信、我希望胡德平先生和陆德先生,做得跟杜导正先生一样出色,甚至于可能超过。我相信这也是杜导正先生的愿望”。
观察人士表示,这次《炎黄春秋》主动邀请胡德平和陆德担任正副社长要职可以称得上是曲线自救,颇有“万变不离其宗”的意味包含在内。到位以后,是否就能够让当局改变原来通知(收编)的要求,不更改主管单位,还未可知。但是,胡、陆两人到位以后,对于炎黄春秋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坚持杂志原来方向可能会大有益处,这也是让他们两位担此重任初衷。
责任编辑:蒋孜珍 来源:多维新闻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