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一文:心理暗示的威力

作者:夏一文 发表:2014-09-13 23:5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4年09月13日讯】心理学认为,人们都有一种倾向,即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护〝自主的〞地位,不愿意受别人的干涉或控制。  

从这个观点看,暗示的作用往往比直接劝说或指示或命令的作用大。简单地吩咐孩子:〝快去睡觉!〞〝闭上眼睛!〞往往并不见效,有时反倒使孩子更加兴奋。
这时,你不妨在被窝里给孩子讲故事:〝有一天,小鸭子要出去玩。妈妈对他说别的小朋友都睡觉了。小鸭子不听,走到河边一看,鱼都睡觉了。走到树林一看,小狗都睡了。走到田野里,小鸡都睡觉了,睡觉了,睡觉了,他们都睡觉了,他们都把眼睛闭上了。小鸭子想,妈妈说得对,我也想睡觉了。于是,他......〞
  
在讲故事的时候,注意用一种单调的疲倦的声音,同时不断地重复〝睡觉了〞、〝闭眼了〞等,声音逐渐逐渐减弱,最后若有若无。你在讲故事的同时闭上眼睛,并不住地打呵欠。试一下吧,灵验得很!
美国田纳西州有一座工厂,许多工人都是从附近农村招募的。这些工人由于不习惯在车间里工作,总觉得车间里的空气太少,因而顾虑重重,工作效率自然降低。后来厂方在窗户上系了一条条轻薄的绸巾,这些绸巾不断飘动着,暗示着空气正从窗户里涌进来。工人们由此去除了〝心病〞,工作效率随之提高。
暗示不仅对人们的心理或行为发生影响,还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变化。在实验室里,反覆给被实验者喝大量的糖水,经过检验,可以发现其血糖增高,出现糖尿并且尿量增多等生理变化。
后来,不给糖水,实验者用语言暗示,同样会发生上述生理变化。这一实验表明,语言暗示可以代替实物,给人脑以兴奋的刺激,虽然被实验者并未喝糖水,但人脑仍然参加了体内糖的代谢活动。人们常讲的〝望梅止渴〞,也是由于暗示的积极影响。
  
许多生机勃勃的人,一旦知道自己患了某种疾病后(特别是〝不治之症〞如癌症等),精神立刻萎靡不振、卧床不起、不思饮食,病情迅速加重,甚至在短时期内死去,其中很大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心理暗示的缘故。
瑞典一位老妇人只是患了感冒,但由于教堂牧师在一天内探望了她三次,因而怀疑自己是患了绝症。几天以后,她便因精神崩溃而去世。读者,你会探望、护理病人吗?请千万不要在脸上扮出悲天悯人的表情!
  
暗示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当孩子参加高考时,父母总是叮咛:〝千万不要紧张〞;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父母总斥责他:〝笨得不行〞;当孩子挑食时,父母当着孩子的面诉说:〝他不吃白菜〞;当孩子尿床时,父母总是为他辩护:〝他憋不住尿〞;这些都能助长某些不良的倾向。

重复暗示能引起对方形成相应的心理定向,产生与父母愿望相反的效果。所以当我们对小朋友说话的时候,我们要密切留意我们的惯用语对孩子来说是积极暗示,还是消极。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作者博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