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4年09月13日讯】心理学认为,人们都有一种倾向,即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护〝自主的〞地位,不愿意受别人的干涉或控制。
从这个观点看,暗示的作用往往比直接劝说或指示或命令的作用大。简单地吩咐孩子:〝快去睡觉!〞〝闭上眼睛!〞往往并不见效,有时反倒使孩子更加兴奋。
这时,你不妨在被窝里给孩子讲故事:〝有一天,小鸭子要出去玩。妈妈对他说别的小朋友都睡觉了。小鸭子不听,走到河边一看,鱼都睡觉了。走到树林一看,小狗都睡了。走到田野里,小鸡都睡觉了,睡觉了,睡觉了,他们都睡觉了,他们都把眼睛闭上了。小鸭子想,妈妈说得对,我也想睡觉了。于是,他......〞
在讲故事的时候,注意用一种单调的疲倦的声音,同时不断地重复〝睡觉了〞、〝闭眼了〞等,声音逐渐逐渐减弱,最后若有若无。你在讲故事的同时闭上眼睛,并不住地打呵欠。试一下吧,灵验得很!
美国田纳西州有一座工厂,许多工人都是从附近农村招募的。这些工人由于不习惯在车间里工作,总觉得车间里的空气太少,因而顾虑重重,工作效率自然降低。后来厂方在窗户上系了一条条轻薄的绸巾,这些绸巾不断飘动着,暗示着空气正从窗户里涌进来。工人们由此去除了〝心病〞,工作效率随之提高。
暗示不仅对人们的心理或行为发生影响,还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变化。在实验室里,反覆给被实验者喝大量的糖水,经过检验,可以发现其血糖增高,出现糖尿并且尿量增多等生理变化。
后来,不给糖水,实验者用语言暗示,同样会发生上述生理变化。这一实验表明,语言暗示可以代替实物,给人脑以兴奋的刺激,虽然被实验者并未喝糖水,但人脑仍然参加了体内糖的代谢活动。人们常讲的〝望梅止渴〞,也是由于暗示的积极影响。
许多生机勃勃的人,一旦知道自己患了某种疾病后(特别是〝不治之症〞如癌症等),精神立刻萎靡不振、卧床不起、不思饮食,病情迅速加重,甚至在短时期内死去,其中很大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心理暗示的缘故。
瑞典一位老妇人只是患了感冒,但由于教堂牧师在一天内探望了她三次,因而怀疑自己是患了绝症。几天以后,她便因精神崩溃而去世。读者,你会探望、护理病人吗?请千万不要在脸上扮出悲天悯人的表情!
暗示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当孩子参加高考时,父母总是叮咛:〝千万不要紧张〞;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父母总斥责他:〝笨得不行〞;当孩子挑食时,父母当着孩子的面诉说:〝他不吃白菜〞;当孩子尿床时,父母总是为他辩护:〝他憋不住尿〞;这些都能助长某些不良的倾向。
重复暗示能引起对方形成相应的心理定向,产生与父母愿望相反的效果。所以当我们对小朋友说话的时候,我们要密切留意我们的惯用语对孩子来说是积极暗示,还是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