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3年06月23日讯】即便在监管机构的三条红线框架下,中石油亦成功参股12家金融机构,掌控了金融全牌照,成为央企产融结合的非典型样本。截至2011年底,由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责任、正常运营且金融业为非主业的央企共有177家,59家央企拥有金融子企业160家,其中财务公司60家,商业银行6家,保险、证券、期货共计70家,信托公司16家。有11家央企将金融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业务板块,华润集团和国家电网相继成立了金融控股公司。
央企对外长期金融股权投资多达八百项,投资金额1000亿,账面价值1600亿。地方商业银行成为最重要的投资方向。除财务公司外,金融子企业在2010年营收接近400亿元,净利润40%。央企控制的金融子企业资产总额2万亿。走得最快的中石油、国电集团、中石化、招商局、中航工业、中海油、航天科技、中化集团,这八家金融板块占到整个央企的60%。近年来,央企参股金融机构成一时之风气,但国资委对控股银行始终心存戒备,中石油控股的昆仑银行,华润控股的华润银行,成为仅存的非典型样本。
起步参股
融资不是中石油的首要甚至重要目的。中石油无疑是拥有金融牌照最多的央企,共参股12家金融机构。2008年,中石油集团提出建成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目标,打造全方位的金融平台更是关键一招。
中石油为何对参股金融机构情有独钟?
摆在中石油面前的有两个问题:一是先前的积累如何进一步保值增值,二是如何应对所处行业生命周期所带来的风险,解决方案则是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此外,央企每年都有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主要包括两项:利润总额和经济附加值指标。
在中国,金融行业的牌照尚属稀缺资源,金融业拥有天然的、远超实业的高额利润。
据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银行业资本净利润率超过20%,而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净利润率仅为5.9%。金融机构的利润贡献既有利于增加利润总额,更有利于提高经济附加值。
中国投资咨询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孟庆轩认为,中石油在油价不稳、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如果要成为永续的一个盈利组织,必须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有灵活快速的切换渠道。中石油进军金融行业的根本原因是金融和能源两个行业具有互补性,融资不是中石油的首要甚至重要目的。石油和金融结合可以为企业发展寻求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跨行业协同效应。
央企涉足金融往往从设立内部财务公司开始。
1995年,中石油组建了自己的财务公司——中油财务。中油财务集中了成员单位之间的内部转账结算,并且在集团内部吸收成员单位的存款、发放贷款,同时还经营有价证券投资、保险代理业务等。
倚靠中石油的强大实力,管理着集团成员单位的结算、贷款、有价证券投资,中油财务公司已经成为国内资产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财务公司之一。
在中油财务的资金集中管理之下,从1999年到2006年,公司有息债务从1444亿下降到698亿,资本负债率从40.7%下降到10.55%。
2002年之后,中石油开始参股金融机构。当年1月,中石油与意大利忠利保险公司组建了国内首家中外合资的中意人寿保险公司,双方在新公司各占一半股权,注册资本为13亿元。5年后,他们又组建合资财险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还是各占50%股份。
中意人寿和中意财险的主要业务即是服务大股东中石油集团。
2005年,中意人寿一举拿下股东中石油39万离退休工人的200亿元的团险保单。凭借中石油的力挺,中意人寿保费2004年还是3.33亿元,2005年即达到199.72亿元。
在中意财险,中石油集团贡献了接近80%的保费。因此这两家保险公司也被业内视为中石油的自保公司。
2002年2月,中银国际联合包括中石油在内的五家大型国企成立中银国际证券,其中中石油持股21%,位居第二大股东。
保险经纪公司能够节约大量的费用,证券公司可以为企业改制上市服务,颇有“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
第一个吃螃蟹的
央企非主业投资项目必须经国资委核准。也就是说,央企控股金融机构要先获得国资委的批准,才能被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放行。
中石油参股银行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04年第一轮银行改革。国家电网、宝钢集团和长江电力首开先河,以发起人身份分别拥有了建设银行股改上市1.55%、1.55%和1.03%的股份。
当时的入股大多是财务投资,加上政府主导的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央企作为投资方只是作为长远预期希望有较稳定的回报,并未同银行建立对口的战略合作关系。
中石油第一次试水参股银行是在2007年。
当时,总资产50亿的珠海商业银行不良率已经达到53%,属于122家城市商业银行中的“第六类行”,急需进行重组。
中石油集团对这桩买卖很感兴趣。当时,中石油已经参股保险和证券、中油财务,如果能够借此机会间接拥有一张银行牌照,其大财团的架构将更加清晰。毕竟,还没有一家央企能够控股银行。
虽然,中石油旗下的中邮天宝集团曾参股沈阳商业银行,成为该银行的大股东之一,但并不是集团参股,对构建中石油集团金融平台并没有起到实质作用。
但一直以来,央行和银监会对于央企控股银行始终心存警惕。
央行主导处理了德隆系的问题,在其主笔的《2006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也提到,当前不宜允许产业集团直接或间接控股多家金融机构,对实现已经存在的控股金融机构的产业集团,应设立独立金融控股公司负责控股和管理各类金融资产。
监管部门担心,产业资本控股的银行很容易规避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如果银行资金直接用于大股东的项目,项目一旦出问题,将侵害到公众的利益。而许多实体企业入股金融机构后,激进的经营行为往往导致金融业务的过度扩张。央企组建的金融平台也极易成为市场的垄断者,进而对原有的市场竞争结构造成破坏和妨碍竞争。
此外,尽管央企在运营财务公司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这些经验对于运营银行所需要的能力来讲尚显不足。这可能会导致由央企控股并负责运营的银行的运营风险较高。
即便阻力重重,中石油依然愿意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半年后,中石油集团即与珠海商业银行达成了重组协议。原有的部分股东在珠海市国资委主导下完成了资产置换,股权回到珠海市政府手中,珠海市政府出资二十多亿元,剥离珠海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然后进行增资扩股。
中石油集团向珠海商业银行出资20亿元作为资本金,另出资10亿元用于处置不良资产。重组后,中石油将拥有珠海商业银行86%的股份。
但,一桩看似双赢的收购案却遭到国资委的反对。
时任国资委主任的李荣融早已给央企重组划定了“三条红线”:不符合主业投资方向的坚决不准搞,超出自身投资能力的坚决不许搞,投资回报率太低的坚决不许搞。除了招商局集团之外,国资委旗下央企划定的主业均未包括金融产业。
但这“三条红线”并非不能变通,如果利用金融工具和资本市场为主业服务,同时让金融业务在可控范围内,加之金融业的较高投资回报率,似乎也说得通。
据接近这宗收购案审批的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国资委反对的主要原因在于,中石油与珠海商业银行之前几乎没有任何的业务往来,可以说是偏离了主业。国资委也担心珠海商业银行的坏账殃及中石油,从而造成一定的风险。当时银监会极力赞成,用意不过是希望中石油能够出手解救珠海商业银行。
但是非主业投资项目必须经国资委核准。也就是说,央企控股金融机构要先获得国资委的批准,才能被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放行。
中石油参股珠海商业银行最后因为国资委不予批准以失败告终。
千里姻缘
这是三大国有石油公司进军金融业迈出的最激进的一步。
中石油并未停止寻找。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很快它又有了新的目标。
2009年初,改制两年多的克拉玛依商业银行有意引入战略投资者,新疆银监局通过了关于克拉玛依商业银行增资扩股的方案。
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
克拉玛依因油田建市,这里处处有中石油的身影,就连政府机关也设在一处。
2007年12月,中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对新疆油田进行业务整合和重组,克拉玛依市委即与新疆油田公司党委为一套班子、两个职能。新疆油田公司党委书记任克拉玛依市委书记;新疆油田公司总经理任克拉玛依市长。
对中石油而言,此时的克拉玛依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远超过之前的珠海商业银行,总资产38.35亿,不良贷款率为1.09%,可谓是资产优良,经营稳健。
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克拉玛依商业银行与中石油早已血脉相连。当时的克拉玛依商业银行的主要股东包括:该市财政局持股22.91%,新疆石油管理局持股11.31%,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财政局5.59%,新疆独子山石油化工总厂3.61%。其中,新疆石油管理局、新疆独子山石油化工总厂均隶属中石油集团。
这意味着,当时,克拉玛依商业银行14.92%的股份由中石油间接控股。此外,即便是对大股东克拉玛依市财政局,中石油也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
而克拉玛依市更是把金融业作为三大新兴产业之首,引入中石油更被当地政府视为发展金融产业的里程碑。
时任克拉玛依市委书记唐健极力促成中石油入股,他说:“相当于克拉玛依又建了一个千万吨大油田,无形中提高了克拉玛依市的软实力,作用不可估量。”之后,唐健也兼任昆仑银行的董事。
就在克拉玛依商业银行被批准增资扩股后不久,中石油集团向国资委提交入股克拉玛依商业银行的申请。
据接近此次审批的人士透露:中石油在申请中提到160余万名职工的住房、工资、补充保险以及企业年金等急需专门的银行进行管理。此前,中石油集团曾与中国工商银行、海富通基金等8家企业签订年金管理协议,仅此一项,总额就高达200亿元。
2009年3月,中石油顺利拿到了国资委的批复。中石油集团投资28.1亿,以现金方式独家认购克拉玛依市商业银行新发行的股份。增加注册资本20.82亿,增资后注册资本变为22.62亿,中石油占股92.01%。
当时有业内人士评价:中石油此次收购克拉玛依商业银行的成功是“三大国有石油公司进军金融业迈出的最激进的一步”。
控股+发起设立
无论是低风险还是高风险,中石油已将这些金融牌照悉数收入囊中。
昆仑银行的收购,称得上中石油金融版图中极为重要的时间节点,中石油做金融的思路由“参股”变为“控股”和“发起设立”。
不久后,原国资委副主任李伟到中石油调研产融结合,并召开了部分央企参加的产融结合座谈会。在会上,李伟指出,产融结合是央企培育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这次会议被外界视为国资委对央企进行产融结合的一种肯定。从此,中石油全力奔向产融结合的主战场,在几个月内形成了“昆仑系”金融板块的大发展。
同年7月,中油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宁波金港信托,控股82%,后更名昆仑信托。中石油产融结合的方向显然得到了国资委的认可。
当时,为了治理整顿信托公司,监管部门对央企投资信托业的审批也较宽松,信托公司和地方政府也希望借此机会引入实力雄厚的央企股东。
中石油巨额的企业年金不失为金融机构的试验田。2013年5月底,海富通基金与昆仑信托联合发行国内首只企业年金养老金产品,由海富通基金面向中石油企业年金基金定向销售的标准化产品,主要投资昆仑信托发行的中石油管道项目单一信托。
2010年2月2日,由中石油集团和重庆机电共同发起设立的第一家具有大型企业集团背景的金融租赁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0亿元,在全国同行业排名第二。中石油集团出资人民币54亿元,占股90%。
2012年,中石油集团获批成立国内第一家自保公司,总部设在新疆克拉玛依,中石油集团与中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50亿元。
中石油方面称,由于石油行业具有高风险和专业性的特点,目前的普通商业保险不能覆盖本公司的所有业务领域。成立自保公司是为了满足高风险和海外项目风险管理需求,平衡商业保险支出,提升风险应对能力,确保出险后保险赔付执行效果,以及节约公司整体保费支出。但独立董事、经济学家陈志武投了反对票,他希望公司进一步研究其他的保险方式。
自保公司能否实现中石油的上述需求,还有待于时间检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所长赵昌文按经营风险将产融结合工具分为三类,其中期货公司、保险经纪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属于风险较低的产融结合工具;商业银行、寿险公司、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信托公司是风险较高的产融结合工具;财险公司和私募基金是风险最高的产融结合工具。
无论是低风险还是高风险,中石油已将这些金融牌照悉数收入囊中。
在当前的监管框架下,国资委是中石油集团的直接监管机构,但国资委本身并非专门的金融监管部门,其监管重点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涉及金融行业的问题,还需要一行三会来进行监管,而一行三会分业监管的模式,是否能够有效跨行业、跨市场监管,仍令人质疑。
中石油涉足的金融业务几乎涵盖了金融业务的所有形态类型,对这样一个庞杂的金融帝国,到底由谁担当监管,主责并不明确。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南方周末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